渔家傲 · 赠曹光州拼音版/注音版
yú jiā ào zèng cáo guāng zhōu。
渔家傲 · 赠曹光州。
sū shì。
苏轼。
xiē xiǎo bái xū hé yòng rǎn,
些小白须何用染,
jǐ rén dé jiàn xīng xīng diǎn。
几人得见星星点。
zuò jùn fú guāng suī shì jiàn,
作郡浮光虽似箭,
jūn mò yàn,
君莫厌,
yě yīng shèng wǒ sān nián biǎn。
也应胜我三年贬。
wǒ yù zì jiē hái bù gǎn,
我欲自嗟还不敢,
xiàng lái sān jùn níng fēi tiǎn。
向来三郡宁非忝。
hūn jià shì xī nián rǎn rǎn,
婚嫁事稀年冉冉,
zhī yǒu jiàn,
知有渐,
qiān jūn zhòng dàn cóng tóu jiǎn。
千钧重担从头减。
渔家傲 · 赠曹光州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词」者。《清真集》入「般涉调」。明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作为曲调,原是用於佛曲、道曲。宋·吴虎臣《能改斋漫录·卷二·〈事始·八相太常引〉》:「而南方释子作《渔父》、《拨棹子》、《渔家傲》、《千秋岁》唱道之辞。」《渔家傲》词牌创调者当为北宋范文正。《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tiáo)霅(zhà)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於後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證明;惟所咏则渐涉於泛耳。按此调始自晏同叔,因词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取以为名。如杜安世词三声叶韵,蔡申道词添字者,皆变体也。外有《十二个月鼓子词》,其十一月、十二月起句俱多一字。欧阳永叔词云:「十一月,新阳排寿宴。十二月,严凝天地闭。」欧阳原功词云:「十一月,都人居暖阁。十二月,都人供暖箑。」此皆因月令,故多一字,非添字体也。此调为重头曲,其基本句式为七言句,每阕实由「仄仄平平平仄仄」与「平平仄仄平平仄」句式重叠,第三句下嵌入一个三字句「平仄仄」句式组成;每句用韵,声律近於七言仄韵诗体,而仄韵密集,故於流畅中有低沉压抑之声情。
题注:傅注本及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至游辑《东坡词拾遗》。
曹光州:名九章,字演甫。子焕系苏颍滨婿。演甫时为光州(今河南光山、满川)守,与东坡书信往来甚密。
白须何用染:龙榆生笺引唐·刘梦得《与歌者米嘉荣》诗:「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星星:龙榆生笺引《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临川王义庆招集文士,长瑜自国侍郎至平西记室参军。尝於江陵寄书与宗人何勖,以韵语序义庆州府僚佐云:『陆展染鬓发,欲以媚侧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复出。』」
三郡:龙榆生笺:「先生历知密州、徐州、湖州,故云『三郡』。」
-
暂无!
渔家傲 · 赠曹光州赏析
上阕,作者从时光的易逝来看官场遊戏生活,与曹光州相互安慰。这是一种感觉性的审美心理。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从须鬓慢慢斑白感觉时光的流逝,暗叹自己老了;从「白须」上联想到曹光州官涯生活如「箭」飞过。这是自然规律。曹九章不必埋怨,东坡已过了三年贬居生活,比你差多了。「君莫厌」三字隐含着曹光州的满腹牢骚,「胜我三年贬」五字,表白了作者的坦然胸襟。彼此彼此,如此而已。
下阕,从东坡自身的官场沉浮、世事变迁的体验来谈看穿人生。「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东坡自叹回朝无望,回首三州知官事又不顺心如意,难免内心郁郁不平。最後三句,再看婚嫁世事与年岁渐衰,得知人生「千钧重担」也无意义地「从头减」了。从「自嗟」、「非忝」、「冉冉」、「从头减」,这一认识过程的矛盾、变化,去领略人生的真谛,东坡还以全身心去体验痛苦,感悟生命,抗争苦难,昂扬悲剧精神。
全词名为赠词实是慰语。从中可以看出两人遭际相似,个性相近,相互慰藉,忘却前非。词从「白须」、「浮光」、「婚嫁」等的具体人事侧面,反映了官场生活原本是一场遊戏,从而隐示东坡淡然恬静的人生观。
-
暂无!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