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

苏轼 - []

岂无情,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过春来纡组绶,我应老去寻泉石。恐异时、杯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却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翻译文

谁说老爷无情,老爷懂得殷勤地挽留客人。春到了,气渐渐变暖,因为什么,早晨还飘着。你今是遇到的机会,一定会青云直上。我则应当告老还乡。恐怕隔一段时间,再想举杯共饮时,但远隔云山,再也无缘相会了。

这种复杂的世事,都很难断定怎样发展,谁能知道你我今後是怎么样呢?即使我们今後会有举杯共饮致使,即使两方都还健在,但恐怕我们到那时都已白发苍苍了!我们为什么要放过这一醉方休的良机呢?这样的挚友欢饮,实在太难寻求了。我们用不着向倾心爱慕的友人倾诉离别之苦,话未出口,双眼已含泪,睫毛上挂上了滴滴泪珠。你要来信,我要回音,鱼书往还,友情永存。

网友完善【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拼音版/注音版

mǎn jiāng hóng zhēng yuè shí rì sòng wén ān guó hái cháo。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送文安国还朝。

sū shì。

苏轼。

tiān qǐ wú qíng,

天岂无情,

tiān yě jiě duō qíng liú kè。

天也解、多情留客。

chūn xiàng nuǎn zhāo lái dǐ shì,

春向暖、朝来底事,

shàng piāo qīng xuě。

尚飘轻雪。

jūn guò chūn lái yū zǔ shòu,

君过春来纡组绶,

wǒ yīng lǎo qù xún quán shí。

我应老去寻泉石。

kǒng yì shí bēi jiǔ hū xiāng sī,

恐异时、杯酒忽相思,

yún shān gé。

云山隔。

fú shì shì,

浮世事,

jù nán bì。

俱难必。

rén zòng jiàn tóu yīng bái。

人纵健、头应白。

hé cí gèng yī zuì,

何辞更一醉,

cǐ huān nán mì。

此欢难觅。

què xiàng jiā rén sù lí hèn,

却向佳人诉离恨,

lèi zhū xiān yǐ níng shuāng jié。

泪珠先已凝双睫。

dàn mò qiǎn xīn yàn què lái shí,

但莫遣、新燕却来时,

yīn shū jué。

音书绝。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注释

江红:词牌名。调名来源说法不一。一说调名「咏草」,为一种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植物,叶内多青素,秋冬呈红色,故称「江红」。一说调名咏「江景」。唐白乐《忆江南》词有「日出江红胜火」之句,描绘太阳出来光照江的美丽景象。一说调名咏曲名。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和清冯金伯《词苑萃编》等书记载,唐朱庆馀志怪小说《冥音录》中载有《上江虹》曲名,后转易「上」「虹」二字得《江红》调名。《钦定词谱·卷二十二》:「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今以柳词为正体,其馀各以类列。《乐章集》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平韵词,只有姜词一体,宋元人俱此填。」姜白石平韵《江红》词序:「《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晦也。是岁六,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潘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潘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之所出入。予意春,必有司之者,故归功于姥云。」贺方回词名《念良游》,又名《伤春曲》。王吉昌词名《江红慢》。陈迦陵词名《怅怅词》。此调为北宋新声,柳耆卿词为创调之作。柳词四首,两首表达市民妇女情感,两首为羁旅行役之词,均属「仙吕调」,即「夷则宫」,其基音较高,故有激越之感。此调自南宋至清均可付诸歌喉。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有《江红》曲数支。民国九年(西元一九二〇年)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发现另一古曲,所配词为元代萨锡之作,声情悲壮雄浑。民国十六年(西元一九二五年)由杨荫浏将岳武穆词配此古曲,词曲契合,艺术效果极佳,自此广为传唱。武穆词与柳耆卿「暮雨初收」阕格律相同,为宋人通用之正体。《钦定词谱》于此调列十四体,但实际上仅有仄韵(正体)与平韵(南宋姜白石所创之变体,与正体之字数、句式、韵数皆同)两体。正体九十三字,前阕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阕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自第六句始与前阕相同。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另有平韵变体,九十三字,前阕八句四平韵,后阕十句五平韵。此后词人赵虚斋、吴梦窗、彭巽吾、张玉田等偶用此体,但声情效果与正体颇异。此调基本句式为奇句,有三个四字句,一个五字句,两个灵活之八字句,四个可对偶之七字句,六个三字句。三字句与七字句相配,造成奔放与急促之声情;又由于有三个平声句脚与仄声句脚相配,形成拗怒的声情;四字句、八字句及对偶句之穿插又使此调和婉而多变化。故此调之表情既丰富又具特色,可表达清新绵邈之情,亦可表达悲壮激越之情。稼轩三十三阕中「点火樱桃」「家住江南」「敲碎离愁」三阕清新而和婉,宋季宫人王清惠《题驿壁》一词悲痛愤激而声韵谐美。此调前后阕各两个七字句,可不对偶,但以对偶为佳,张子野「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东坡「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周美成「芳草连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后阕过变四个三字句须对偶,但有两对偶者,稼轩「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有单对偶者,刘须溪「记犹是,卿卿惜;空复见,谁谁摘」;也有一、二句对偶,三、四句不对偶者。

「正十日,中送文安国还朝」:元延祐本、毛本皆作「正十三日,中送文安国还朝」,明吴讷钞本作「正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苏公二妙集》本作「正十三日,中送姜安国还朝」,《东坡外集》作「正十三日,中送王定国」,龙榆校云:「傅注本题夺『三』字。」待考。《苏公二妙集》本、《东坡外集》题所云送者,似皆无据妄改也。刘尚荣按:「文安国即庐江文勖也,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百四十五》载《书史会要》云:『勖官太府寺丞,工篆画。』《东坡续集·卷十》有《文勖篆赞》。吴讷钞本《东坡词》所收《蝶恋·帘外东交雨霰》亦题『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时有『微』。《江红》词盖亦作于是时,则题为『文安国』者是。」

过春:元延祐本、《东坡外集》作「遇时」。

组绶:龙榆笺:「《说文》:『组,绶属,其小者以为冕缨。』《急就篇》注:『绶,受也,所以承受印绶也。亦谓之璲。』《后汉书·舆服志》:『韨(fú)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

老去寻: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归去耽」。

忽相思:元延祐本作「复相思」。

却向:傅注本作「不用向」,茲从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作「欲向」,连下句,亦合词谱。

先已:傅注本误作「先光」,据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校改。

但莫遣:毛本作「但莫追」。

新燕:傅子立注:「燕子以秋分去,春分至。江文通诗:『袖中有诗,愿寄双飞燕。』」刘尚荣按:「见江文通《李都尉陵从军》诗,据《文选·卷三十一》,『诗』作『书』,『双』作『南』。」

网友完善【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评析

江红·正十日,送文安国还朝》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先写友情难捨之意,下便转入对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怀。下阕通过写劝、人事,表现了相别时的痛苦难捨之情,以及词人对友谊的珍惜。词作直抒惜别之情,委婉深挚,亲切感人。

网友完善【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题目交代了写作缘由。词作直抒惜别之情,委婉深挚,亲切感人。

词一开始,便写友情难捨之意:「岂无情?也解、多情留客。」这是借「气」写「人情」。说也懂得多情留客,那么,人意岂不比意更切?不言已,而言,这是借景抒情的曲致,深婉而又自然之笔。为了说明的」多情留客「之意,接着又一反问:」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是呀,正里来是新春,正中旬,春讯已报,为什么不早不晚,就在文安国决定还朝的时候,一亮就飘起来了呢?这不分明是也很多情地劝客莫归吗?话不在多,而在情衷;语不在华,而在恰切。只此两句,便借节侯异象申足了留客之意。

但客人毕竟要期还朝的,所以下便转入对友人的衷心祝愿和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怀:「遇时来纤组授,我应老去寻泉石。」上句是实意真清而带对时政的隐讽,下句是纯粹的牢骚。不说做宫而说腰繫绶带(官员繫玉的丝带),这就把抽象的祝愿具体形象化了。但说「纡组绶」得等到「遇时来」(政治昌明)方可,这就含有对时政的讥讽了。至于说自己要归休泉石,去过隐居活,这牢骚就更深了。词人曾以「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尧舜,此事何难」自许(《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这绝非说大话,而是道其真智,言其实情。但现实却硬逼着他走,「······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一溪云」(《行香子·静夜无》)的道路。这是因现实所逼,在这送别友人之际,词人便一吐其苦,而发出「我应归去寻泉石」的牢骚。这里应注意一个「应」字,「应」是忖度之词,是坎坷中无可奈何之想,意思是除非现实逼我无路可走,我还是轻易不肯走这条「不食人间烟火」的消极道路的。虽然词人毕竟是热爱人民,热爱活,但复杂的现实又很难说不逼他走这条归隐之路,所以接下去说:「恐异时杯复相思,云山隔。」这里应注意一个「恐」字,恐怕何,即不愿何,此字道出了「云山隔」非其本愿。因而可以说,上阕是以送客叙友倩为主,但也有借送客而述怀的成分,而述怀中虽有「寻泉石」、「云山隔」等想归隐的字句,但寻绎词旨,这些都是送别中的一些激愤之词,牢骚之语。这是词人那种高尚人格、进取精神与现实相矛盾的反映,是词人「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墓志铭》)而又不得实现的变态反映。

词虽分上下两阕,但上下阙之间确实意脉贯通、语气相连的。因而下阕一开头边说「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浮世事,俱难必」六字写出了「咄咄怪事出」、「人问底事无」的现实,抒发了真理难寻、直士难作、壮志难伸而又不甘苟且从流的痛苦和牢骚;而後六个字,又写出了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痛切之苦,同时,它又巧妙的把话题归回到送客劝的正题上来。「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这里是说,老朋友,我们还是举大杯痛饮吧!大有「逢知己千杯少」的味道,大有宁做中仙,不为名利客的感慨。

为了让友人多饮几杯,故不做悲酸语,而写旷达情:「不用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当劝别人不比痛苦之时,也正是自己心中酸楚之时,因此,词人虽写的是旷达之语,但实际上表现的却是相别时共有的痛苦难捨之情。「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词人非正说,而是以反话出之,这就更充分表现了词人对友谊的珍惜、主动、迫切感。同时,按密州的「节候」说,属于农谚中「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区域。按正常年份,正十三,尚属「数六九」之末,但十之後,便属「新燕」飞来的「八九」,诗人不说「你到京就马上来信」,而以「新燕」云云,这就把抽象的思想变成了有时空感、形象感、有韵味的艺术语言,很是新美。

网友完善【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辑评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经顺:刘彥和《文心雕龙·知音》:「夫级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英见其,规文辄见其心。」我们阅读这篇语浅情深的作品,必须运用美学的眼光,从这浅显的词句中,寻绎体会词人当时的真情实感,挖掘词的本意和韵味。

网友完善【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满江红 · 正月十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