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送赵令晦之拼音版/注音版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sòng zhào lìng huì zhī。
减字木兰花 · 送赵令晦之。
sū shì。
苏轼。
chūn guāng tíng xià,
春光亭下,
liú shuǐ rú jīn hé zài yě。
流水如今何在也。
suì yuè rú suō,
岁月如梭,
bái shǒu xiàng kàn nǐ nài hé。
白首相看拟奈何。
gù rén zhòng jiàn,
故人重见,
shì shì nián lái qiān wàn biàn。
世事年来千万变。
guān kuàng lán shān,
官况阑珊,
cán kuì qīng sōng shǒu suì hán。
惭愧青松守岁寒。
减字木兰花 · 送赵令晦之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送赵令晦之」: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送赵令」。
赵晦之:名昶,字晦之。海州或涟水人。据东坡于宋哲宗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自杭还朝过高邮为晦之作《四达斋铭》引云:「高邮使君赵晦之」。
「流水如今何在也」句:傅子立注:「杜牧之诗:『当时楼下水,今日知何处?』」刘尚荣按:「句出《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见《文苑英华·卷三百十三》,别见《全唐诗·卷五百二十》。『知』原作『到』。」
青松守岁寒:傅子立注:「《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刘尚荣按:「见《论语·子罕》。」
-
暂无!
减字木兰花 · 送赵令晦之赏析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
暂无!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苏轼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