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咏雁翻译文
露水寒冷烟气变凉,芦苇也不开花了。天边长途飞行的雁,声音凄清高远。银河光照下的秋天夜晚,灯光暗淡的西汉皇帝的离宫上空,一声雁鸣刚刚传,想起了在潇湘时的生活。水岸遥远,无人打扰,食物和水丰盛。俯望那无边的平坦田野,犹豫不定地想降落地上,但和以前一样,被风吹草动受惊而飞走了。
必须坚信万里之外的衡阳回雁峰是最好的栖息地,有谁愿意把我的书信送到遥远之地。不管远隔万里,但我相信鸿雁你经过艰苦飞行,总会把信送到。为了长生不老,仙人在月明的夜晚,以手掌擎盘承接天上的甘露。在石头城下,寒冷的江水里倒影摇动。想起在外丈夫的寒衣还未捣洗,心上人一挥动捣衣的木棒,就眼泪盈眶。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水龙吟 · 咏雁拼音版/注音版
shuǐ lóng yín yǒng yàn。
水龙吟 · 咏雁。
sū shì。
苏轼。
lù hán yān lěng jiān jiā lǎo,
露寒烟冷蒹葭老,
tiān wài zhēng hóng liáo lì。
天外征鸿寥唳。
yín hé qiū wǎn,
银河秋晚,
cháng mén dēng qiāo,
长门灯悄,
yī shēng chū zhì。
一声初至。
yīng niàn xiāo xiāng,
应念潇湘,
àn yáo rén jìng,
岸遥人静,
shuǐ duō gū mǐ。
水多菰米。
wàng jí píng tián,
□望极平田,
pái huái yù xià,
徘徊欲下,
yī qián bèi fēng jīng qǐ。
依前被、风惊起。
xū xìn héng yáng wàn lǐ,
须信衡阳万里,
yǒu shuí jiā jǐn shū yáo jì。
有谁家、锦书遥寄。
wàn zhòng yún wài,
万重云外,
xié xíng héng zhèn,
斜行横阵,
cái shū yòu zhuì。
才疏又缀。
xiān zhǎng yuè míng,
仙掌月明,
shí tou chéng xià,
石头城下,
yǐng yáo hán shuǐ。
影摇寒水。
niàn zhēng yī wèi dǎo,
念征衣未捣,
jiā rén fú chǔ,
佳人拂杵,
yǒu yíng yíng lèi。
有盈盈泪。
水龙吟 · 咏雁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据说,《水龙吟令》最早为北齐一组古琴曲,《北齐书·卷二十九·郑述祖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同时,汉马南郡《长笛赋》云:「近世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人亦以龙吟喻笛声,如南朝梁·刘孝先《咏竹》诗:「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北周·庾(yǔ)开府《对酒诗》:「惟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入唐,君王出行有仪仗鼓吹,所奏乐曲有《龙吟声》。《新唐书·卷二十三下·〈仪卫下·大驾卤簿鼓吹〉》:「大驾卤簿鼓吹,分前后二部。……凡鼓吹五部:一鼓吹,二羽葆,三铙吹,四大横吹,五小横吹,总七十五曲。……鼓吹部有扛鼓、大鼓、金钲小鼓、长鸣、中呜。扛鼓十曲:……大鼓十五曲,严用三曲:……小鼓九曲:……皆以为严、警,其一上马用之。长鸣一曲三声:一《龙吟声》,二《彪吼声》,三《河声》。中鸣一曲三声:……」《龙吟声》为出行中吹打之仪仗乐。而宫中娱乐时,亦有类似之笛曲,李太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中)》:「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杜少陵《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除宫廷乐外,唐民间亦流传一种击打乐《龙吟歌》。中唐时,李长吉作《假龙吟歌》,歌为杂言,前半四言,後半七言,全用仄声押韵,韵字则入声与上声交替,语言亦奇崛险怪,用诸奇喻写龙吟声。假者,假借也,藉龙吟歌作杂言歌词。唐乐曲名虽有「龙吟」而无「水」字,但唐人理念中,龙与水密不可分,故唐人亦多以龙吟喻水声。如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晚唐张承吉《题李渎山居玉潭》诗用「一听夜龙吟」喻潭水声。另,《易经》云:「云从龙,风从虎。」故以龙吟云起,虎啸风生。每逢旱时,君王便下诏祈雨。唐玄宗时尝诏修龙坛、龙堂,以供祭雨。由唐俗知,龙与水不分,故《龙吟声》或《龙吟歌》应衍《水龙吟》之曲名曲调。对于词名之源,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三》谓本于太白诗「笛奏龙吟水」,而陈元龙《〈片玉集〉注·卷十》谓本于长吉诗「雌龙怨吟寒水光」。对于最早用此调填词者,一说唐末五代时道士吕洞宾,而《历代诗馀·卷七十四》谓柳耆卿;一说为东坡。《词律》《钦定词谱》均列此调,所举体格颇繁。《词谱》共列二十五体,并谓「此调句读最为参差,今分立二谱」。一谱为起句七字、次句六字者,以东坡《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为正体,双调百二字;一谱为起句六字、次句七字者,以秦少游《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为正体。又,《高丽史·乐志》所录无名氏《水龙吟慢·玉皇金阙长春》词,虽亦为双调百二字,然句读韵律与苏词、秦词迥异,名《水龙吟慢》。兹以历来传诵苏辛两家之作为准。百二字,前后阕各四仄韵。又前后阕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水龙吟》的异名亦多,如少游词有「小楼连苑横空」句,故名《小楼连苑》;吴七郡王词结句为「片片是,丰年瑞」,故别名《丰年瑞》;方味道《寿赵丞相》词结句为「长是伴,庄椿岁」,故亦名《庄椿岁》;欧阳文忠词「缕金裙窣轻纱」,名《鼓笛慢》;史梅溪词名《龙吟曲》等。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俱未收本首,唯见《苏长公二妙集》本、《东坡外集》、毛本。龙本、《全宋词》无题。《苏长公二妙集》本、《东坡外集》题同毛本作「咏雁」。毛本调名、词题下原注「元刻不载。」龙榆生笺引郑瘦碧云「此题当作『雁』一字。」
蒹(jiān)葭(jiā):水草也。龙榆生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寥唳:声音凄清高远皃。
银河:龙榆生笺:「《白帖》:『天河谓之银汉,亦曰银河。』江总《内殿赋新诗》:『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长门:龙榆生笺:「《文选·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悄(qiǎo):寂静貌。《康熙字典》:「《唐韵》:『亲小切』,《集韵》、《韵会》、《正韵》:『七小切』,?音巧。」唐·杜少陵《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唐·白乐天《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菰(gū)米:古六谷之一。生在浅水中,嫩茎称「茭白」、「蒋」,果实称『菰米」,「雕胡米」,可煮食。《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郑康成注:「六谷,稌、黍、稷、粱、麦、菰。菰,彫胡也。」
潇湘:潇湘二水匯於今零陵县,后泛称湖南。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句:龙榆生笺:「杜牧之《早雁》诗:『金河秋半虏弦开,雲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廻。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望极平田」句:此句毛本原缺一字故作「□」,《钦定词谱·卷十三》补作「乍」,未明所据。按《东坡外集》此句作「望极平田浦」,亦不明所据。按词律,此句须五字。
衡阳:龙榆生笺:「宋县名,属衡州,今属湖南省衡阳市,位于湘江中游。其地有回雁峯,为衡山七十二峯之一,相传雁至此峯而止。卢武阳《孤鸿赋序》:『南寓衡阳,避祁寒也。』高达夫《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信。』杜少陵《归雁二首(其一)》诗:『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锦书遥寄: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五十四·苏武传》:「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万重云外:龙榆生笺:「杜少陵《孤雁》诗:『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斜行横阵,才疏又缀」句:谓雁斜飞成「人」字,横飞成「一」字,刚散又拢。
仙掌:龙榆生笺引《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石头城:龙榆生笺:「《吴志·孙权传》:『(建安)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高达夫《奉酬睢阳李太守》:『郡邑连京口,山城望石头。』」
征衣未捣(dǎo):龙榆生笺:「张水部《宿临江驿》:『离家久无信,又听捣衣声。』又谢惠连有《捣衣》诗。」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水龙吟 · 咏雁评析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年)八月中旬,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东坡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下片,写鸿雁传书,寄寓妇女思念征人之情,反衬东坡忠君的一番苦心。全词,咏物言志,表达了东坡的忠君思想和未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上片,咏秋夜南归飞雁,暗示东坡自己得其所归的愉悦心情。开头两句写秋景,隐喻自己远征而清高回归。「露寒」、「烟冷」、「蒹葭老」、「征鸿」,为典型的深秋景物,极为苍劲。远在「天外」的「征鸿」唱着「寥唳」的歌回归了,心情自然舒畅。接着五句,写深秋夜雁的美好归宿。「银河」光照的「秋晚」,「灯悄」寂寥的「长门」上空,一声雁鸣刚刚传来,「应念」乐土「潇湘」。「岸遥」,写雁归宿地宽阔。「人静」,写雁归宿地无干扰。「水多菰米」,写雁归宿地食品充足。言外之意,是指东坡艰苦穷困的日子总算结束了,现在和「雁」一样,有将返回朝廷的机遇。最後四句,写雁归路上遇到小小风波,隐喻东坡改移汝州仍有馀悸。然而,一望仪真那无边无际的原野,被迷住了,「徘徊欲下」。但又出现「风」浪,只好照旧地「惊」而起飞,到那「潇湘」的「回雁峰」去。
下片,写鸿雁传书,寄寓妇女思念征人之情,反衬东坡忠君的一番苦心。第一、二句写「衡阳万里」的「回雁峰」是乐山,应「须信」不疑。东坡应诏回朝效命多年的心愿一直未改移。第二至五句,直写要托鸿雁帮忙,为东坡「锦书遥寄」到金陵。不管「万里云外」多么遥远,但东坡相信鸿雁经过「斜行横阵,才疏又缀」的跋涉,终将会把信送到的,词意富有人情味。第六、七、八句,用赞美石头城的词句,来交代家居的优美环境:在仙人承接甘露、「影摇寒水」的「石头城下」,有东坡寄居的寒舍和妻妾。最後三句,近乎恳求,鸿雁哪,你见到了没有?东坡那「佳人拂杵」,正在「念征衣未捣」,还「有盈盈泪」而为之伤心,此等思念,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全词,藉景抒情。名为咏物,实是抒发东坡心境、志趣、感叹,可以说是伦理道德的衍化物。以鸿雁自况,咏物喻志,是东坡黄州词创作的一大特色。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