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望湖楼晚景

苏轼 - []

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句夸。

雨过潮平江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湖楼晚景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湖楼晚景拼音版/注音版

wàng hú lóu wǎn jǐng。

望湖楼晚景。

sū shì。

苏轼。

héng fēng chuī yǔ rù lóu xié,

横风吹雨入楼斜,

zhuàng guān yīng xū hǎo jù kuā。

壮观应须好句夸。

yǔ guò cháo píng jiāng hǎi bì,

雨过潮平江海碧,

diàn guāng shí chè zǐ jīn shé。

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湖楼晚景注释

掣(chè):拉,拽。

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湖楼晚景评析

这首诗开头时气势很猛,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阑云散,青,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只自然界是这样,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此的。本诗通过写横斜雨,江潮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动形象的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使人有雄壮之感。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湖楼晚景赏析

《望湖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他既说“应须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湖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横雨,直扑进望湖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要拿出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价响,大家以为下定有一场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色暗下来了,潮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一望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湖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空,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湖楼晚景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湖楼晚景作者苏轼的简介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望湖楼晚景|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