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 - []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一日凉。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翻译文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多承昨夜公降下的一场微雨,今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网友完善【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拼音版/注音版

zhè gū tiān lín duàn shān míng zhú yǐn qiáng。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

sū shì。

苏轼。

lín duàn shān míng zhú yǐn qiáng,

林断山明竹隐墙,

luàn chán shuāi cǎo xiǎo chí táng。

乱蝉衰草小池塘。

fān kòng bái niǎo shí shí jiàn,

翻空白鸟时时见,

zhào shuǐ hóng qú xì xì xiāng。

照水红蕖细细香。

cūn shè wài,

村舍外,

gǔ chéng páng,

古城旁,

zhàng lí xú bù zhuǎn xié yáng。

杖藜徐步转斜阳。

yīn qín zuó yè sān gēng yǔ,

殷勤昨夜三更雨,

yòu dé fú shēng yī rì liáng。

又得浮生一日凉。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注释

鹧鸪:词牌名。调名取自唐人郑宾光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诗句。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鹑,胸前有白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赵德麟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方回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后」句,名《半桐》。韩涧泉词有「只唱骊(离)歌一叠休」句,名《骊(离)歌一叠》。卢蒲江词有「人醉梅卧未醒」句,名《醉梅》。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唐、五代词中无此调,始词一说为夏英公所作,一说为宋代宋景文之作。《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多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晏小山十九首,名篇颇多,均写间尊前情事;宋人无名氏《春闺》阕,甚为婉美;黄山谷《续玄真子渔父词》抒写江湖之趣;辛稼轩作豪气词《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刘后村以作词论《戏题周登乐府》;贺方回作《悼亡词》;朱希真作《感怀词》感靖康之难后于江南重见北宋汴京名妓李师师事。此调用平韵,为换头曲,以七字句为主。但前阕第二、四句,后阕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两个三字句,因此与七言律诗之音响格律绝不相同,而有流畅、响亮、谐美之艺术效应。前阕三、四句以对偶为工。故调多七言句,切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现。

题注:傅子立注:「东坡调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作「谪」,义胜黄州时作。此词真本藏林子敬家。」刘尚荣按:「林敏公,字子仁,蕲阳人。《东坡集》五注本作者之一。林子敬或为其族人,参《百家注分类东坡先诗》。」元延祐本无题。毛本调名下有词题曰:「时谪黄州」,似据傅注改编。

杖藜徐步:傅子立注:「杜子美:『杖藜徐步立芳洲。』」刘尚荣按:「句出《绝句漫兴九首(其五)》,见《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二》。」

:龙榆笺:「杜子美《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其二)》诗:『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

网友完善【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评析

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活的自我写照。上阕写景,下阕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词人先写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网友完善【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赏析

此词上阕写景,下阕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

词的上阕首两句,作者以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远处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的翠竹,象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池塘,池边大约由于旱缺着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令人烦躁不安。在这两句词中,竟然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容量此之大,在古典诗词里也是不多见的。这里呈现的景象,跟词人熙宁十年任徐州知州时所描写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时作者写下的词句是:「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那是一种奔腾奋发、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则完全是一种杂乱、衰萎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缺乏机。词人为何会描写出此等景象呢?原来,词人在徐州任知州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所以他当时写的词作,充着积极奋发的精神。后来,他受到打击,被贬到黄州,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活,所以心情苦闷,精神不振。这就无怪乎他的词章变得这样凄清苍凉了。

三、四两句,含义更深邃。从词句上看,这两句描写得比较优美:在广阔的空,不时看到白鸟上下翻飞、自由翱翔,池荷,映照绿,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此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红蕖」,是荷的别名。「细细香」,是说荷散发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果不是别的原因,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有心流连这里的景致。他虽然描绘出白鸟翻空,红荷照的画,但这和他倾心欣赏杭州西湖那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透过这样一幅画,读者能够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

词的下阕,作者又用自我形象的描绘,作了动的说明。

下阕首三句,是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樣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鍾,还是病後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者活,还是百无聊赖、消磨时光的失意情绪?读者仔细玩味,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後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是说:公想得挺周到,昨夜裏三更时分,下了一场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裏,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是说人飘忽不定,是一種消极的人哲学。《庄子·刻意》篇说:「其若浮,其若休。」苏东坡的这種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的消极情绪。

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鬱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网友完善【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辑评

晩淸·郑瘦碧评《手批〈东坡乐府〉》:渊明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此词从陶诗中得来,逾觉清异。较「浮半日闲」句,自是诗词异调。论者毎谓坡公以诗笔入词,岂审音知言者?

网友完善【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鹧鸪天 · 林断山明竹隐墙|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