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白居易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 - []

江南景旧曾谙;日出江红胜火,春来江绿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三首】翻译文

江南的景多么美景久已熟悉。春到来时,太阳从江升起,把江边的鲜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何日再次相逢。

网友完善【忆江南三首】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忆江南三首】拼音版/注音版

yì jiāng nán sān shǒu。

忆江南三首。

bái jū yì。

白居易。

jiāng nán hǎo,

江南好,

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 rì chū jiāng huā hóng shèng huǒ,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chūn lái jiāng shuǐ lǜ rú lán。

春来江水绿如蓝。

néng bù yì jiāng nán jiāng nán yì,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zuì yì shì háng zhōu shān sì yuè zhōng xún guì zǐ,

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jùn tíng zhěn shàng kàn cháo tóu。

郡亭枕上看潮头。

hé rì gèng zhòng yóu jiāng nán yì,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qí cì yì wú gōng wú jiǔ yī bēi chūn zhú yè,

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wú wá shuāng wǔ zuì fú róng。

吴娃双舞醉芙蓉。

zǎo wǎn fù xiāng féng。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三首】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边的朵。一说指江中的浪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蓝:绿得比蓝还要绿。,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中寻桂子」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竺寺每岁中秋有桂子堕。」桂子,桂。宋柳永《望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处,有二山南北对峙门,被夹束,势极凶猛,为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早晚:犹言何日,几时。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操》:「尝有甲设宴席,请乙为宾;而旦于公庭见乙之子,问之曰:『尊侯早晚顾宅?』」

网友完善【忆江南三首】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忆江南三首】评析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选择了江和春,衬以日出和春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来验证「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情,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网友完善【忆江南三首】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忆江南三首】赏析

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正因为「」,才不能不「忆」。「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景之「」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字,又点明了「忆」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景:「日出江红胜火,春来江绿蓝。」「日出」、「春来」,互文见义。春来百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绿,红艳艳的阳光洒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烘染;又把「」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红,江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蓝」。

杜甫写景,善于着色。「江碧鸟逾白,山青欲燃」(《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诸句,都明丽画。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显然起了重要作用。白居易似乎有意学习,「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秋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安」(《题岳阳楼》)、「绿浪东西南北,红栏三百九十桥」(《正三日闲行》)诸联,都因映衬手法的运用而获得了色彩鲜明的效果。至于「日出」、「春来」两句,更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明媚的春光里,从初日、江、江、火焰、蓝叶那里吸取颜料,兼用烘染、映衬手法而交替综错,又济之以贴切的比喻,从而构成了阔大的图景。不仅色彩绚丽,耀人眼目;而且层次丰富,耐人联想。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发得比江南晚,也有区别。洛阳有洛、伊,离黄河也不远。但即使春已经来临,这些也不可能像江南春那样碧绿。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而在用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的韵味。词虽收束,而馀情摇漾,凌空远去,自然引出第二首和第三首。

第二首词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领起,前三字「江南忆」和第一首词的最后三字「忆江南」勾连,形成词意的连续性。后五字「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果说第一首词像画家从鸟瞰的角度大笔挥洒而成的江南春意图,那么,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

作者很爱西湖的春,他在词里偏偏不写杭州之春,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和第一首词所写的春景重复。他写杭州之秋,一写灵隐寺赏赏桂,一写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两句词就写出两种境界。「山寺中寻桂子」的「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这座古刹有许多传说,有的还蒙上一层神话色彩:传说灵隐寺的桂树是从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中秋节桂飘香,那境界使他终身难忘。山、寺、影下,寻桂子,写出了幽美的环境,也写了置身其间的词人的活动。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郡亭枕上看潮头」,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头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的潮头了,显得趣意盎然。「郡亭枕上看潮头」,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白居易是热爱杭州的,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

第三首词在思想艺术上都不及第一、二首,加上他又写到歌舞活,因而许多选本都不介绍它。其实它在写法上也并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前两首词虽然也写到人,但主要还是写景。第三首点到吴宫,但主要却是写人,写苏州的歌舞伎和词人自己。从整体上看,意境的变化使连章体词显得变化多姿,丰富多彩。

一杯春竹叶一句,一来,竹叶是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对偶,二来,「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并非一定是指竹叶青,而是指能带来春意的。白居易在另一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唐代有不少名以春字命名,文人大多爱,白居易应该也不例外,喝着吴,观「吴娃双舞」犹芙蓉的舞姿。「娃」,即是美女,西施就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建的房子就叫「馆娃宫」。白居易这样写,就是出于对西施这位绝代佳人的联想。作者不是纵情声色的人,他欣赏的是吴娃的歌舞,希望能重睹演出,因而回到洛阳后说:「早晚复相逢。」

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则又回到今,希冀那些美的记忆有一能够变成活的现实。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十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入角色,想象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而获得寻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这三首词,每首自具首尾,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各首之间,又前后照应,脉络贯通,构成有机的整体大「联章」诗词中,显示出作者谋篇布局的高超艺术技巧。

网友完善【忆江南三首】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忆江南三首】辑评

宋·王灼《碧鸡漫志》:《乐府杂录》云:「李卫公为亡妓谢秋娘撰《望江南》,亦名《梦江南》。」白乐作《忆江南》三首,第一《江南》,第二、第三《江南忆》。自注云:「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予考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吕宫,字句亦同,止是今曲两段,盖近世曲子无单遍者。然卫公为谢秋娘作此曲,已出两名。乐又名以《忆江南》,又名以《谢秋娘》。近世又取乐首句名以《江南》。予尝叹世间有改易错乱误人者,是也。

明·杨慎《词品》:《望江南》,即唐法曲《献仙音》也。但法曲凡三叠,《望江南》止两叠尔。白乐改法曲为《忆江南》。其词曰:「江南景旧曾谙。」二叠云:「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三叠云:「江南忆,其次忆吴宫。」见乐府。

明·沈际飞《草堂诗馀别集》:较宋词自然有身分,不知其故。

明·卓人《古今词统》:徐士俊云:非江南,此景未许梦见。

网友完善【忆江南三首】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白居易 - []

白居易,字乐,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忆江南三首|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白居易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