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欧阳修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 []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虽异,而为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馀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鸟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送徐无党南归序】翻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对这种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木被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网友完善【送徐无党南归序】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送徐无党南归序】拼音版/注音版

sòng xú wú dǎng nán guī xù。

送徐无党南归序。

ōu yáng xiū。

欧阳修。

cǎo mù niǎo shòu zhī wèi wù,

草木鸟兽之为物,

zhòng rén zhī wéi rén,

众人之为人,

qí wéi shēng suī yì,

其为生虽异,

ér wèi sǐ zé tóng,

而为死则同,

yī guī yú fǔ huài sī jǐn mǐn miè ér yǐ。

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ér zhòng rén zhī zhōng,

而众人之中,

yǒu shèng xián zhě,

有圣贤者,

gù yì shēng qiě sǐ yú qí jiān,

固亦生且死于其间,

ér dú yì yú cǎo mù niǎo shòu zhòng rén zhě,

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

suī sǐ ér bù xiǔ,

虽死而不朽,

yú yuǎn ér mí cún yě。

逾远而弥存也。

qí suǒ yǐ wéi shèng xián zhě,

其所以为圣贤者,

xiū zhī yú shēn,

修之于身,

shī zhī yú shì,

施之于事,

jiàn zhī yú yán,

见之于言,

shì sān zhě suǒ yǐ néng bù xiǔ ér cún yě。

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xiū yú shēn zhě,

修于身者,

wú suǒ bù huò shī yú shì zhě,

无所不获;施于事者,

yǒu de yǒu bù dé yān qí jiàn yú yán zhě,

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

zé yòu yǒu néng yǒu bù néng yě。

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shī yú shì yǐ,

施于事矣,

bú jiàn yú yán kě yě。

不见于言可也。

zì shī shū shǐ jì suǒ chuán,

自诗、书、史记所传,

qí rén qǐ bì jiē néng yán zhī shì zāi xiū yú shēn yǐ,

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

ér bù shī yú shì,

而不施于事,

bú jiàn yú yán,

不见于言,

yì kě yě。

亦可也。

kǒng zǐ dì zǐ,

孔子弟子,

yǒu néng zhèng shì zhě yǐ,

有能政事者矣,

yǒu néng yán yǔ zhě yǐ。

有能言语者矣。

ruò yán huí zhě,

若颜回者,

zài lòu xiàng qū gōng jī wò ér yǐ,

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

qí qún jū zé mò rán zhōng rì rú yú rén。

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rán zì dāng shí qún dì zǐ jiē tuī zūn zhī,

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

yǐ wéi bù gǎn wàng ér jí。

以为不敢望而及。

ér hòu shì gèng bǎi qiān suì,

而后世更百千岁,

yì wèi yǒu néng jí zhī zhě。

亦未有能及之者。

qí bù xiǔ ér cún zhě,

其不朽而存者,

gù bù dài shī yú shì,

固不待施于事,

kuàng yú yán hū yǔ dú bān gù yì wén zhì,

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

táng sì kù shū mù,

唐四库书目,

jiàn qí suǒ liè,

见其所列,

zì sān dài qín hàn yǐ lái,

自三代秦汉以来,

zhù shū zhī shì,

著书之士,

duō zhě zhì bǎi yú piān,

多者至百馀篇,

shǎo zhě yóu sān sì shí piān,

少者犹三、四十篇,

qí rén bù kě shèng shǔ ér sàn wáng mó miè,

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

bǎi bù yī èr cún yān。

百不一、二存焉。

yǔ qiè bēi qí rén,

予窃悲其人,

wén zhāng lì yǐ,

文章丽矣,

yán yǔ gōng yǐ,

言语工矣,

wú yì cǎo mù róng huá zhī piāo fēng,

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niǎo shòu hǎo yīn zhī guò ěr yě。

鸟兽好音之过耳也。

fāng qí yòng xīn yǔ lì zhī láo,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

yì hé yì zhòng rén zhī jí jí yíng yíng,

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

ér hū yān yǐ sǐ zhě,

而忽焉以死者,

suī yǒu chí yǒu sù,

虽有迟有速,

ér zú yǔ sān zhě tóng guī yú mǐn miè,

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fū yán zhī bù kě shì yě gài rú cǐ。

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

jīn zhī xué zhě,

今之学者,

mò bù mù gǔ shèng xián zhī bù xiǔ,

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

ér qín yī shì yǐ jìn xīn yú wén zì jiān zhě,

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

jiē kě bēi yě dōng yáng xú shēng,

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

shǎo cóng yǔ xué wéi wén zhāng,

少从予学为文章,

shāo shāo jiàn chēng yú rén。

稍稍见称于人。

jì qù,

既去,

ér yǔ qún shì shì yú lǐ bù,

而与群士试于礼部,

dé gāo dì,

得高第,

yóu shì zhī míng。

由是知名。

qí wén cí rì jìn,

其文辞日进,

rú shuǐ yǒng ér shān chū。

如水涌而山出。

yǔ yù cuī qí shèng qì ér miǎn qí sī yě,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

gù yú qí guī,

故于其归,

gào yǐ shì yán。

告以是言。

rán yǔ gù yì xǐ wéi wén cí zhě,

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

yì yīn yǐ zì jǐng yān。

亦因以自警焉。

【送徐无党南归序】注释

一:全、都

澌尽:全部消失。澌,尽。

泯灭:消灭净尽。

逾:通“愈”。

不朽:不可磨灭。

有得:指能成功。

政事:冉有、季路。

陋巷:狭小的巷子。

肱(gōng):指胳膊。

待:凭借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扶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人。

工:工巧。

汲汲营营:心情急切地营求不已。

为:写。

见:助动词,表被动

文辞:文章。

摧:折、抑制。

网友完善【送徐无党南归序】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送徐无党南归序】评析

《送徐无党南归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写给学徐无党的一篇赠序。该文提出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理论,勉励徐无党要修身立德、施事立功;另一方间接批评当时浮奢的文,指出此类文章永难留存后世。文章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广论博行,层层剖析,步步探究,说理透彻,语言明快,抑扬顿挫,有很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网友完善【送徐无党南归序】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送徐无党南归序】赏析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了穆叔与范宣子论何者为“不朽”的一段名言。范宣子以世禄为不朽,穆叔却认为世禄不能称为不朽。他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欧阳修这篇文章里所说的“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就是指立德、立功、立言。全文用了一半篇幅,论三者之所以为不朽。并将“修之于身”(立德)放在最高地位,“见之于言”(立言)排在第三,这自然不无重道轻文的意思。但这篇文章的主旨,又不在权衡文道之孰重孰轻,而另有其深意在。

文章重点在第三段——论立言之不可恃。细读这段文字,会发现文章在立论上有一个矛盾。前说,圣贤是不同于草木、鸟兽、众人的,这种人“虽而不朽,愈远而弥存”。他们之所以被人尊为圣贤,存不朽,是由于他们曾经立德、立功、立言。这里指明立言为三不朽之一。而第三段又说:“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鸟兽音之过耳也。”这是说,立言之士,与草木鸟兽之必然速朽没有区别。下文说得更明显:著作之士“卒与三者(指草木、鸟兽、众人)同归于泯灭”,是前后矛盾。

再三涵泳这段文字,就会悟出这里有含而未申之意。这含而未申之意,正是该文的主旨之所在。第一,古人留下的著作,大多数仅在《汉书·艺文志》诸书中著录其书名、篇目,具体的作品则“百不一二存”。这说明,历史对立言之士的著作进行了无情的淘汰。那“百不一二存”的传世之作,是大浪淘沙剩下来的金子,是经受过时代的严格考验的,其馀的早就湮没不存了。于此可见,文章难工,传世不易。后之视今,亦今之视昔。这是作者的慨叹,既以自勉,也以之勉徐无党。其次,前两段把“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三者并列为“不朽”,是阐述古代经传中论道之言,反映的是书本上的人价值观念。第三段论立言之不可恃,将与鸟兽众人同归于泯灭,是欧阳修读史自悟之理。所谓言之不可恃。就是文章著述不重于人的委婉说法。这是从历史事实中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实践中呈现的另一种价值观念。书本上的价值观念与实践中的价值观念此不同,遂使古今无数文士为之荷笔彷徨。作者自己一的体验,便是明证。因此,文章结尾用“亦以自警焉”,暗暗透出个中消息。由此可见,这篇文章还表明了自古以来文章之士共同的悲哀,因以之警徐无党。

这样就见出该文的第一个特点:题旨深隐。欧阳修在其《论尹师鲁墓志》一文中提出:写作应该力求“文简而意深”,并说:“春秋之义,痛之益至,则其辞益深。……诗人之志,责之愈切,则其言愈缓。”他这篇《送徐无党南归序》,无愧于文简意深、爱深言切的典范之作。

全文立意,既重在表明文之难工与立言之不足恃,抒发包括自己在内的千古文章之士共同的悲慨,写来便情真语切,感慨深沉,这是该文的另一个特点。自古文士,留下来的篇章已仅“百不一二”,其馀都“散亡磨灭”,是事之一可悲。留传下来的文章,“文字丽矣,语言工矣”,又“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鸟兽音之过耳”,是事之二可悲。这些人士活着的时候,“汲汲营营”,辛苦忙碌、呕心沥血地进行写作,才达到文丽语工的境地;而当其“忽焉以”,仍然免不了“同归于泯灭”,是事之三可悲。末了写到“今之学者”,穷其一精力,孜孜于文字著作,结果是“皆可悲也”。这段文字,饱含深情,既哀人亦复自哀。那种苍茫万古之意,发而为声,则抑扬唱叹,慷慨苍凉。试诵读第三段,先用“百不一二存焉”,“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鸟兽音之过耳也”,发出深沉的咏叹;次用“汲汲营营”一个反问句抒发感慨;再用“夫言之不可恃也盖此”一收一顿;最后用“皆可悲也”放声吁:语调吞吐抑扬,声情契合,不仅足以“摧其(徐无党)盛气”,也足以引起后之文士读此文者无限悲怆。事之不平,积为愤懑。全篇无一愤语,却饱含愤意于笔端。

这篇文章在艺术上还有一个特点:结构非常紧凑,前呼后应,针线绵密,因此读来气势流贯,又回环往复,现出一种感情上的涡流。人手一句,先提出“草木”、“鸟兽”、“众人”三者都无法逃避同归灭亡的自然规律,然后从“众人”中引入“圣贤”,说他们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六字扣紧首句,文境稳步推开。接下去论圣贤之所以不朽在于修身、施事、见言,将三者平列。继以比较法层层筛选,步步推出中心。首则拿“施事”与“见言”比,论见之于言者不施之于事;再拿“施事”、“见言”与“修身”比,引孔子的弟子宰我、子贡善于言语,冉有、季路于政事,都比不上能修身立德而并不于言语、政事的颜回,突出修身为首要之道,立言居三者之末,渐渐过渡到第三段论立言之不足恃,文意暗暗逗出,又层层推进。到第三段,先说“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束以“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鸟兽音之过耳也”,“荣华”紧承“丽”字,“音”紧承“工”字,接榫紧密。又加上“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使草木、鸟兽、众人汇齐,与篇首第一句“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桴鼓相应。复承以“而卒三者同归于泯灭”、“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再提“泯灭”、“不朽”,首尾回环,遥相顾盼,使这篇文在畅达中有一种遒练逆折的劲气。这些地方,都见出作者为文炼气的功力和缜密的文心。

网友完善【送徐无党南归序】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送徐无党南归序】辑评

宋·楼昉《崇古文诀·卷十九》:转折过换妙。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十一》:文情感喟款欷,最足动人。

清·刘大櫆《古文辞类纂·诸家集评》:欧公赠送序,当以杨真、田画为第一,而徐无党次之。

清·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送徐无党南归序》,通篇大指,只是劝勉徐修身立行,却不一语说破。起处提出修身、行事、立言三件,下文以立言、行事相较,驳去“言”字;又以修身、行事相较,驳去“事”字。驳去“言”字,正见修身之可贵;驳去“事”字,亦是见修身之可贵。通篇劝勉修身,不曾一字实说,全在言外得之。至其文情高旷卓越,则固欧公所独擅也。

网友完善【送徐无党南归序】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欧阳修 -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送徐无党南归序|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欧阳修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