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二首翻译文
【其一】
我这白发稀疏的老头幽住在镜湖旁,只有公正的天地能洞察我报国无门的忠肝义肠。
遭难的苏武熬住了十数年吞毡咽雪的风霜,忧愤的张巡面对叛贼恨得把牙齿咬碎嚼光。
丝丝的春雨飘洒在上林苑的乱草上,清冷的夜月照见了洛阳宫的断砖破墙。
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了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
【其二】
岁月流逝,挡不住镜里会照出两鬓秃残的模样,自信我的报国红心却依然忠贞刚强!
年老了就该不穿紧身的军装,但悲愤常在,还要让寒光闪闪的宝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的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我宏伟的理想!
古往今来征战的事无休无止地发生在边远地方,谁能料到现在却让我在这里袖手观望!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书愤二首拼音版/注音版
shū fèn èr shǒu。
书愤二首。
lù yóu。
陆游。
qí yī bái fà xiāo xiāo wò zé zhōng,
【其一】 白发萧萧卧泽中,
zhǐ píng tiān dì jiàn gū zhōng。
只凭天地鉴孤忠。
è qióng sū wǔ cān zhān jiǔ,
阨穷苏武餐毡久,
yōu fèn zhāng xún jué chǐ kōng。
忧愤张巡嚼齿空。
xì yǔ chūn wú shàng lín yuàn,
细雨春芜上林苑,
tuí yuán yè yuè luò yáng gōng。
颓垣夜月洛阳宫。
zhuàng xīn wèi yǔ nián jù lǎo,
壮心未与年俱老,
sǐ qù yóu néng zuò guǐ xióng。
死去犹能作鬼雄。
qí èr jìng lǐ liú nián liǎng bìn cán,
【其二】 镜里流年两鬓残,
cùn xīn zì xǔ shàng rú dān。
寸心自许尚如丹。
shuāi chí bà shì róng yī zhǎi,
衰迟罢试戎衣窄,
bēi fèn yóu zhēng bǎo jiàn hán。
悲愤犹争宝剑寒。
yuǎn shù shí nián lín de bó,
远戍十年临的博,
zhuàng tú wàn lǐ zhàn gāo lán。
壮图万里战皋兰。
guān hé zì gǔ wú qióng shì,
关河自古无穷事,
shuí liào rú jīn xiù shǒu kàn。
谁料如今袖手看。
书愤二首注释
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
萧萧: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
泽中:陆游所住三山别业,南为鉴湖,北为大泽(今为蜻蜓湖),故曰。
鉴:照。
孤忠:忠心耿耿而得不到支持。
“阨穷苏武餐毡(zhān)久”句:《汉书·苏武传》:“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阨穷,即穷厄、困穷;苏武(?—公元前60年),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受尽苦难,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才被遣回朝;餐毡,指身居异地,茹苦含辛﹐而心向朝廷。
“忧愤张巡嚼齿空”句:《旧唐书·张巡传》:“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张巡(公元709年-公元757年),唐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安史之乱时,与许远共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坚守数月,城破被害。
春芜(wú):春草。
上林苑:秦时宫苑名,在陕西省。泛指皇家园林。当时在沦陷区。
颓垣(yuán):断墙残壁。
洛阳宫:汉时东都洛阳的宫殿。当时在沦陷区。
鬼雄:鬼中豪杰。《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寸心:微小的心意。
衰迟:衰老。
戎衣:军衣。
的博:又作“滴博”,山岭名,在四川理番县东南。这里泛指川陕。
壮图:宏伟的意图。
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
关河:关山河川。
袖手看:袖手旁观。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书愤二首赏析
陆游在《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抒发的,就是“塞上长城空自许”,“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
前一首抒发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作者的耿耿孤忠,不减他们二人,有天地可鉴。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二联情绪激昂,一气直下。这一联则描写细腻,对偶精工,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最后一联一吐胸臆,直点主题,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诗语)的英雄本色。
在第二首中,诗人的愤慨和前一首有所不同。虽然这一首似乎是承接着上一首最后两句,诗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叹谓。这一篇的首联和上篇“壮心未与年俱老”句,意思一脉相承,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第二联承上: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这便是后二联的意境。
陆游的这两首《书愤》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他诗歌风格特征的一个主要方面。特别是其中表现出来的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更是陆游整个创作中的精华所在。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陆游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