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孟浩然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 []

太虚晕,舟子知

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途将半,星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彭蠡湖中望庐山】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彭蠡湖中望庐山】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彭蠡湖中望庐山】拼音版/注音版

péng lí hú zhōng wàng lú shān。

彭蠡湖中望庐山。

mèng hào rán。

孟浩然。

tài xū shēng yuè yùn,

太虚生月晕,

zhōu zǐ zhī tiān fēng。

舟子知天风。

guà xí hòu míng fā,

挂席候明发,

miǎo màn píng hú zhōng。

眇漫平湖中。

zhōng liú jiàn kuāng fù,

中流见匡阜,

shì yā jiǔ jiāng xióng。

势压九江雄。

yǎn dǎn róng jì sè,

黤黕容霁色,

zhēng róng dāng xiǎo kōng。

峥嵘当晓空。

xiāng lú chū shàng rì,

香炉初上日,

pù bù pēn chéng hóng。

瀑布喷成虹。

jiǔ yù zhuī shàng zi,

久欲追尚子,

kuàng zī huái yuǎn gōng。

况兹怀远公。

wǒ lái xiàn yú yì,

我来限于役,

wèi xiá xī wēi gōng。

未暇息微躬。

huái hǎi tú jiāng bàn,

淮海途将半,

xīng shuāng suì yù qióng。

星霜岁欲穷。

jì yán yán qī zhě,

寄言岩栖者,

bì qù dāng lái tóng。

毕趣当来同。

【彭蠡湖中望庐山】注释

彭蠡湖:即今鄱阳湖。

太虚:古人称为太虚。

舟子:一作「舟中」。

「太虚晕,舟子知」句:古谚云:「晕而,础润而雨。」

挂席:扬帆。

候明发:一作「知明发」。

明发:黎明。

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九江:即指浔阳江。

容霁:一作「凝黛」。

晓空:一作「曙空」。

香炉:一作「炉峰」,庐山北峰名。

瀑布:一作「瀑」。

尚子:东汉隐士,事见《后汉书·逸民传》。

远公:即僧人慧远。

限于役:一作「恨于役」。

:星宿,一年循环周转一次;,每年因时而降。故古人常用「星」代表一年。

网友完善【彭蠡湖中望庐山】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彭蠡湖中望庐山】评析

这首诗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途经鄱阳湖时的作品。

孟浩然写山诗往往善于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第一二两句就写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辽阔无边的太空,悬挂着一轮晕,景色微带朦胧,预示着「」将要来临。「晕而」,这一点,「舟子」是特别敏感的。这就为第三句「挂席候明发」开辟了道路。第四句开始进入题意。虽然没有点明彭蠡湖,但「渺漫」这个双声词,已显示出烟波茫茫的湖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进一步扣题。「匡阜」是庐山的别称。作者「见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进中,「势压九江雄」的「压」字,写出了庐山的巍峨高峻。「压」字之前,配以「势」字,颇有雄镇江之滨,有意「压」住滔滔江流的雄伟气势。这不仅把静卧的庐山写活了,而且显得那样虎虎有气。

以下四句,紧扣题目的「望」字。浩渺大,一叶扁舟,远望高山,却是一片「黛色」。这一「黛」字用得。「黛」为青黑色,这既点出苍翠浓郁的山色,又暗示出凌晨的昏暗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渐显露出鱼肚白。高耸的庐山,在「曙空」中,显得分外妩媚。

色渐晓,红日东升,庐山又是一番景象。崔巍的香炉峰,抹上一层日光,读者是不难想象其美丽的。而「瀑喷成虹」的景象更使人赞叹不已。以虹为喻,不仅表现庐山瀑布之高,而且显示其色。飞流直下,旭日映照,烟氤氲,色雨后之虹,高悬空,是多么绚丽多彩。

这样秀丽的景色,本该使人流连忘返,然而,却勾起了作者的腹心事。「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表明了作者早有超脱隐逸的思想。「尚子」指尚,东汉隐士;「远公」指慧远,东晋高僧,他本来是要到罗浮山去建寺弘道的,然而「及届浔阳,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便毅然栖息东林。「追」「怀」二字,包含了作者对这两位摆脱世俗的隐士高僧是多么敬仰和爱戴;诗人望庐山,思伊人,多么想留在庐山归隐呀,然而却没有,为什么呢?

「我来限于役」以下四句,便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之所以不能「息微躬」是因为「于役」,他还要继续到江下游江浙等省的广大地区去漫游,现在整个行程还不到一半,而一年的时间却将要完了。「淮」、「星」这个对偶句,用时间与地域相对,极为工稳而自然,这就更突出了时间与空间的矛盾,从而显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这对「久欲追尚子」两句说来是一个转折,表现了隐逸与漫游的心理矛盾。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对以上四句又是一个转折。「岩栖者」自然是指那些隐士高僧。「毕趣」的「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意思是尽管现在不留在庐山,但将来还是要与「岩栖者」共同归隐的。表现出对庐山的神往之情。

这虽是一首古诗,但对偶句相当多,工稳、自然而且声调优美。譬「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中的「黯黮」与「峥嵘」,都是叠韵词。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不仅意义、词性、声调相对,连字形也相对了。《全唐诗》称孟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于此可见一斑。

此诗结构极为紧密。由「晕」而推测到「」,由「舟子」而写到「挂席」,坐船当是在上,到「中流」遂见庐山。这种联系都是极为自然的。庐山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气势雄伟;由黎明到日出,才看到它的妩媚多姿、绚丽多彩。见庐山想到「尚子」和「远公」,然后写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顺理成章,句句相连,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毫无跳跃的感觉。作者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思想的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正是它结构之所以紧密的秘密所在。

网友完善【彭蠡湖中望庐山】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彭蠡湖中望庐山】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彭蠡湖中望庐山】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彭蠡湖中望庐山】辑评

《唐贤三昧集笺注》:大湖中见高山,真成活画。

《养一斋诗话》:严沧浪云:「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故也。」然则盛唐惟孟襄阳,乃可以一味妙悟目之。然襄阳诗「东旭毕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发。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晕,舟子知。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切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则谓襄阳诗都属悟到,不关学力,亦微误耳。

《唐宋诗举要》:兴象华妙。

网友完善【彭蠡湖中望庐山】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孟浩然 - []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彭蠡湖中望庐山|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孟浩然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