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杜甫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梦李白(其二)】

杜甫 -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情亲见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志。

冠盖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其二)】翻译文

上浮云日日飘来飘去,远游的故人却久去不归。

夜晚我屡屡梦中见到你,可知你对我的深情厚意。

分别时你总是神色匆匆,总说能来相见多么不易。

江湖上航行多险恶浪,担心你的船被掀翻沉没。

出门时搔着头的白发,悔恨辜负自己平之志。

高车丽服显贵塞京城,才华盖世你却容颜憔悴。

谁能说理公道无欺人,迟暮之年却无辜受牵累。

即使有流芳千秋的美名,难以补偿遭受的冷落悲戚。

网友完善【梦李白(其二)】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梦李白(其二)】拼音版/注音版

mèng lǐ bái qí èr。

梦李白(其二)。

dù fǔ。

杜甫。

fú yún zhōng rì xíng,

浮云终日行,

yóu zǐ jiǔ bù zhì。

游子久不至。

sān yè pín mèng jūn,

三夜频梦君,

qíng qīn jiàn jūn yì。

情亲见君意。

gào guī cháng jú cù,

告归常局促,

kǔ dào lái bù yì。

苦道来不易。

jiāng hú duō fēng bō,

江湖多风波,

zhōu jí kǒng shī zhuì。

舟楫恐失坠。

chū mén sāo bái shǒu,

出门搔白首,

ruò fù píng shēng zhì。

若负平生志。

guān gài mǎn jīng huá,

冠盖满京华,

sī rén dú qiáo cuì。

斯人独憔悴。

shú yún wǎng huī huī,

孰云网恢恢,

jiāng lǎo shēn fǎn lèi。

将老身反累。

qiān qiū wàn suì míng,

千秋万岁名,

jì mò shēn hòu shì。

寂寞身后事。

【梦李白(其二)】注释

浮云:喻游子飘游不定。

游子:此指李白。

「三夜频梦,情亲见意。」句:李白一连三夜入我梦中,足见对我情亲意厚。这也是从对方设想的写法。

告归:辞别。

局促:不安、不舍的样子。

「江湖多波,舟楫恐失坠。」句:述李白告归时所说的话。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志。」句:写李白告归时的神态。搔首,大概是李白不意时的习惯举动。

冠盖:指代达官。冠,官帽;盖,车上的篷盖。

斯人:此人,指李白。

孰云:谁说。

网恢恢:《老子》有「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话。此处指法网恢恢。

孰云网恢恢:谁说网宽疏,对你却过于严酷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句:他活着的时候虽然寂寞困苦,但必将获得千秋万岁的声名。

网友完善【梦李白(其二)】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梦李白(其二)】评析

宝三年(西元七四四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西元七五八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网友完善【梦李白(其二)】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梦李白(其二)】赏析

上篇所写是诗人初次梦见李白的情景,此后数夜,又连续出现类似的梦境,于是诗人又有下篇的咏叹。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见浮云而念游子,是诗家比兴常例,李白也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的诗句。上浮云终日飘去飘来,涯故人却久望不至;所幸李白一往情深,魂魄频频前来探访,使诗人得以聊释愁怀。「三夜频梦,情亲见意」,与上篇「故人入我梦,明我相忆」互相照应,体现着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的情谊。其实,我见意也明我忆也,都是诗人推己及人,抒写自己对故人的一片衷情。

「告归」以下六句选取梦中魂返前的片刻,描述李白的幻影:每当分手的时候,李白总是匆促不安地苦苦诉说:「来一趟不容易啊,江湖上波迭起,我真怕会沉船呢!」看他走出门去用手搔着头上白发的背影,分明是在为自己壮志不遂而怅恨。「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写神态;「江湖多波,舟楫恐失坠」是独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志」,通过动作、外貌揭示心理。寥寥三十字,从各个侧刻画李白形象,其形可见,其声可闻,其情可感,枯槁惨淡之状,在目前。「江湖」二句,意同上篇「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双关着李白魂魄来去的艰险和他现实处境的恶劣;「出门」二句则抒发了诗人「惺惺惜惺惺」的感慨。

梦中李白的幻影,给诗人的触动太强太深了,每次醒来,总是愈思愈愤懑,愈想愈不平,终于发为下的浩叹:「冠盖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高冠华盖的权贵充斥安,唯独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献身无路,困顿不堪,临近晚年更被囚系放逐,连自由也失掉了,还有什么「网恢恢」之可言!前遭遇此,纵使身后名垂万古,人已寂寞无知,夫复何用!「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在这沉重的嗟叹之中,寄托着对李白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无限心事。

网友完善【梦李白(其二)】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梦李白(其二)】辑评

《唐诗归》:钟云:「明我常相忆」、「情亲见意」,是一片何等精神往来(「三夜」二句下)!钟云:述梦语,妙(「告归」二句下)。钟云:悲怨在「」字、「独」字(「冠盖」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刘辰翁曰:起语,千言万恨;次二句,人情鬼语,偏极苦味。「告归」六句,梦中宾主语具是。「冠盖」二句,语出情痛自别。

《杜臆》:前篇止云「入我梦」,又云「恐非平魂」,时此云「情亲见意」,则魂真来矣,更进一步。……而「江湖多波」,所以答前章「无使蚊龙得」之语也。交情恳至,真有神魂往来。止云泣鬼神,犹浅。

《唐诗快》:「行」字妙(首句下)。情至苦语,人不能道(「三夜」四句下)。竟说到身后矣,今人岂敢开此口(末二句下)。

《杜诗镜铨》:刘须溪云:结极惨黯,情至语塞。

《秋窗随笔》:老杜《梦李白》云:「冠盖京华,斯人独憔悴。」昌黎《答孟郊》诗:「人皆馀肉,子独不得饱。」同一慨然;而古人交情,于此可见。

《唐宋诗举要》:吴曰:先垫一句,以取逆势(「浮云」句下)。人吴曰:再垫,再挺(「冠盖」句下)。吴曰:咏叹淫洗(「斯人」句下)。吴曰:此中删去几千百语,极沉郁悲痛之致(「孰云」二句下)。吴曰:逆接(「千秋」句下)。吴曰:致慨深远(末句下)。

网友完善【梦李白(其二)】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杜甫 -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梦李白(其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杜甫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