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杜甫

狂夫

杜甫 -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即沧浪。

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翻译文

万里桥西边就是我的破草房,没几个人来访,百潭与我相伴,随遇而安,这就是沧浪。

轻轻拥着翠绿的竹子,秀美光洁,飘雨慢慢洗着粉红的荷,阵阵清香。

当了大官的朋友人一阔就变脸,早与我断的来往,久饥饿的小儿子,小脸凄凉,让我愧疚而感伤。

我这老骨头快要扔进沟里了,无官无钱只剩个狂放,自己大笑啊,当年的狂夫老了却更狂!我就这么狂!

网友完善狂夫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狂夫拼音版/注音版

kuáng fū。

狂夫。

dù fǔ。

杜甫。

wàn lǐ qiáo xī yī cǎo táng,

万里桥西一草堂,

bǎi huā tán shuǐ jí cāng láng。

百花潭水即沧浪。

fēng hán cuì xiǎo juān juān jìng,

风含翠筿娟娟净,

yǔ yì hóng qú rǎn rǎn xiāng。

雨裛红蕖冉冉香。

hòu lù gù rén shū duàn jué,

厚禄故人书断绝,

héng jī zhì zǐ sè qī liáng。

恒饥稚子色凄凉。

yù tián gōu hè wéi shū fàng,

欲填沟壑唯疏放,

zì xiào kuáng fū lǎo gèng kuáng。

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注释

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是当年诸葛亮送费祎出使东吴的地方。杜甫的草堂就在万里桥的西

潭:即浣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沧浪:指汉支流沧浪江,古代以清澈闻名。《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清兮,可以濯我缨。”有随遇而安之意。

筿(xiǎo):同“筱”,细小的竹子。

娟娟净:一作“娟娟静”,秀美光洁之态。

裛(yì):滋润。

红蕖:粉红色的荷

冉冉香:阵阵清香。

厚禄故人:指做大官在朋友。

书断绝:断了书信来往。

恒饥:时间挨饿。

填沟壑(hè):把尸体扔到山沟里去。这里指穷困潦倒而

疏放:疏远仕途,狂放不羁。

网友完善狂夫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狂夫评析

这首七言律诗的首联写居住环境,在饱经丧乱后有一安身立命之地,心情舒展旷放。颔联写浣溪的美丽景色,与颈联写自己靠人接济,一旦故人音信断绝,一家人就不免挨饿的凄凉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在几乎快饿的情况下,却还在兴致勃勃地赞美美丽的自然光,更显狂态。尾联写出这种饱经患难,却从没有被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活的打击,表明了“狂夫”二字的深刻含义。

网友完善狂夫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狂夫赏析

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题为“狂夫”,当以写人为主,诗却先从居住环境写来。

成都南门外有座小石桥,名“万里桥”。过桥向东,就来到“百潭”,这一带地处乡,景致幽美。当年杜甫就在这里营建草堂。饱经丧乱之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他的心情舒展乃至旷放了。首联“即沧浪”三字,暗寓《渔夫》“沧浪之清兮,可以濯我缨”句意,逗起下文疏狂之意。“即”字表示出知足的意味,“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万里桥”与“百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由于它们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即沧浪”),便令人不觉痕迹。“万里”、“百”这类字,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预作铺垫。

这是一个斜细雨气,光景别饶情趣:翠竹轻摇,带着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格外娇艳,而微吹送,清香可闻。颔联结撰极为精心,写微细雨全从境界见出。“含”“裛”两个动词运用极细腻动。“含”比通常写微的“拂”字感情色彩更浓,有小心爱护意味,则之微不言而喻。“裛”通“浥”,比洗、洒一类字更轻柔,有“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则雨之细也不言而喻。两句分咏雨,而第三句中有雨,这从“净”字可以体味(雨后翠筿洗,方“净”);第四句雨中有,这从“香”字可以会心(没有微,是嗅不到细香的)。这也就是通常使诗句更为凝炼精警的“互文”之妙了。两句中各有三个形容词:翠、娟娟(美貌)、净;红、冉冉(娇柔貌)、香,却安置妥贴,无堆砌之感;而“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要之,此联意蕴丰富,形式精工,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前四句写草堂及浣溪的美丽景色,令人陶然。然而与此并不那么和谐的是诗人现实的活处境。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他一家子免不了挨饿。“厚禄故人书断绝”即写此事,这就导致“恒饥稚子色凄凉”。“饥而日恒,亏及幼子,至形于颜色,则全家可知”(萧涤非《杜甫诗选》),这是举一反三、举重该轻的手法。颈联句法是“上二下五”,“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从声律要求说是为了粘对,从诗意看,则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填沟壑”,这是何等严酷的活现实。要在凡夫俗子,早从精神上被摧垮了。然而杜甫却不此,他是“欲填沟壑唯疏放”,饱经患难,从没有被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活打击,这就是所谓“疏放”。诗人的这种人态度,不但没有随同岁流逝而衰退,反而越来越增强了。在几乎快饿的境况下,他还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赞美“翠筿”、“红蕖”,美丽的自然光。联系眼前的迷醉与现实的处境,诗人都不禁哑然“自笑”了:你是怎样一个越来越狂放的老头儿啊!(“自笑狂夫老更狂”)

在杜诗中,原不乏歌咏优美自然光的佳作,也不乏抒写潦倒穷愁中开愁遣闷的名篇。而《狂夫》值得玩味之处,在于它将两种看似无法调合的情景成功地调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一是“含翠筿”、“雨裛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一是“凄凉”“恒饥”、“欲填沟壑”的可悲可叹之事,全都由“狂夫”这一形象而统一起来。没有前半部分优美景致的描写,不足以表现“狂夫”的贫困不能移的精神;没有后半部分潦倒计的描述,“狂夫”就会失其所以为“狂夫”。两种成分,真是缺一不可。因而,这种处理在艺术上是服从内容需要的,是十分成功的。

网友完善狂夫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狂夫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狂夫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狂夫作者杜甫的简介

杜甫 -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狂夫|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杜甫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