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白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李白 - []

清,秋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三五七言 / 秋风词翻译文

凌清,秋明朗。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惊起。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网友补充:
    暂无!

三五七言 / 秋风词拼音版/注音版

sān wǔ qī yán qiū fēng cí。

三五七言 / 秋风词。

lǐ bái。

李白。

qiū fēng qīng,

秋风清,

qiū yuè míng,

秋月明,

luò yè jù hái sàn,

落叶聚还散,

hán yā qī fù jīng。

寒鸦栖复惊。

xiāng sī xiāng jiàn zhī hé rì cǐ shí cǐ yè nán wéi qíng。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三五七言 / 秋风词注释

西窗注:此诗流传版本于诗尾尚有衍文“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相思兮相忆,相思兮无穷极。早知此绊人心,何当初莫相识。”兹出于严谨不收于正文,望读者知悉。

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

寒鸦:《本草纲目》:“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网友补充:
    暂无!

三五七言 / 秋风词评析

此诗是典型的悲秋之作,写在一个深秋的夜,诗人望着高悬空的明,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不禁黯然神伤,曾经的点点滴滴在脑子里回放着。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那段情感和思念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诗中,秋、秋、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使全诗显得凄婉动人。

网友补充:
    暂无!

三五七言 / 秋风词赏析

此诗主要内容是闺中望远,辞意和体制都脱胎于晋无名氏乐府《休洗红》,音律繁复,情辞哀怨,为乐府精品。

此诗的体式许多人认为很像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赵翼的《陔余丛考》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词牌的渊源关系,云:“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清,秋明。……’此其滥觞也。刘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无情亦解归,自怜在新安住。’宋寇莱公《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远,斜日沓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汀洲人未归。’”南宋邓深曾依此调式填写词作,名为“秋清”。清人还把李白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

此诗又题作“三五七言”,它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首《在西国怀王舍城》,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这首诗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令艺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李白这首诗可能也是他与其他诗人的“唱和诗”。“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相应的诗题。

此诗即使不是创体之作,也是李白最终确立了“三三五五七七”格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曲辞格甚至成为一种时兴诗体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借鉴和总结了许多人应用三五七字句式的经验,更得力于他自身歌辞创作中灵活运用此类格式的实践体悟,因而他的这首诗能表现出“哀音促节,凄若繁弦”(《唐宋诗醇》卷八)的艺术魅力。

网友补充:
    暂无!

三五七言 / 秋风词辑评

胡震亨《李杜诗通》:其体始郑世翼,白仿之。

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杨齐贤云:古无此体,自太白始。《沧浪诗话》以此为隋郑世翼之诗,《臞仙诗谱》以此篇为无名氏作,俱误。

网友补充:
    暂无!

李白 -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三五七言 / 秋风词|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白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