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白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峨眉山月歌】

李白 - []

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翻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网友完善【峨眉山月歌】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峨眉山月歌】拼音版/注音版

é méi shān yuè gē。

峨眉山月歌。

lǐ bái。

李白。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峨眉山月半轮秋,

yǐng rù píng qiāng jiāng shuǐ liú。

影入平羌江水流。

yè fā qīng xī xiàng sān xiá,

夜发清溪向三峡,

sī jūn bú jiàn xià yú zhōu。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的秋,即上弦或下弦

影: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指峨眉山。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网友完善【峨眉山月歌】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峨眉山月歌】评析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的诗。诗人是乘船从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山的影子映在平羌江中,影总是随江流。夜里船从清溪驿出发,要向三峡驶去,船转入渝州以后,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和江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网友完善【峨眉山月歌】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峨眉山月歌】赏析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致自然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色特明(“秋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影映入江,又随江流去。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影,任凭江怎样流,影却是不动的。“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见故人。然明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出芙蓉,然去雕饰”。

本来,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被视为绝唱,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平羌江”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网友完善【峨眉山月歌】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峨眉山月歌】辑评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含情凄婉,有《竹枝》缥渺之音。

《批点唐诗正声》:且不问太白何,只此诗谁复能知?

《唐诗广选》:此等神韵,岂他人所能效颦(首二句下)?

《艺苑卮言》:此是太白佳境,然二十八字中,有峨嵋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艺圃撷余》:谈艺者有谓七律一句中不可入两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固多、拈出亦见精严。吾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精神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太白《峨眉山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

《唐诗解》:“”者,指而言。清溪、三峡之见,线,即半轮亦不复可睹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思入清空,响流虚远,灵机逸韵,相凑而来。每一歌之,令人忘睡。金献之云:王右丞《早朝》诗五用衣服字,李供奉《峨眉山歌》五用地名字,古今脍炙。然右丞用之八句中,终觉重复!供奉只用四句,而巧浑成,毫无痕迹,故是千秋绝调。

《唐定》:此种神化处,所谓太白不知其所以然。

《唐诗摘钞》:语含比兴。“”字指而言,喻谗邪之蔽明也。七律有“总为浮雲能蔽日,安不见使人愁”之句,参看便明。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蜂腰鹤膝,双声叠韵,沈休文三尺法也。古今犯者不少,宁尽汰之耶?

《唐宋诗醇》:但觉其工,然妙处不传,

《唐诗笺注》:“”指在峨眉,影入江流,因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而舟已直下渝州矣。诗自神韵清绝。

《诗法易简录》:此就写出蜀中山峡之险峻也。在峨眉山下,犹见半轮色,照入江中。自清溪入三峡,山势愈高,江愈狭,两岸皆峭壁层峦,插万仞,仰眺碧落,仅余一线,并此半轮之亦不可见,此所以不能不思也。“”字,指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王元美曰:“此是太白佳境,益见此老炉锤之妙。”此诗定从随手写出,一经炉锤,定逊此神妙自然。

《瓯北诗话》:李太白“峨眉山半轮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能模倣也。

网友完善【峨眉山月歌】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李白 -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峨眉山月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白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