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白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日出入行】

李白 - []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又入,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木不怨落于秋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日出入行】翻译文

太阳从东方升起,似从地底而来。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穿过空,没入底。自古以来,从来此。人不是元气,怎能与太阳一样地地久呢?草不对春的爱抚表示感谢,落叶也不对秋的凋残表示埋怨,哪里有谁挥鞭驱赶着四时运转呢?其实万物的兴衰旨由自然。羲和呀羲和,是谁要你载着太阳落入大的?鲁阳有什么德行,竟能挥戈驻日?这些传说逆道违,实在是荒谬绝伦!我将要与地合而为一,浩然与元气涅为一体。

网友完善【日出入行】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日出入行】拼音版/注音版

rì chū rù xíng。

日出入行。

lǐ bái。

李白。

rì chū dōng fāng wēi,

日出东方隈,

shì cóng dì dǐ lái。

似从地底来。

lì tiān yòu rù hǎi,

历天又入海,

liù lóng suǒ shě ān zài zāi qí shǐ yǔ zhōng gǔ bù xī,

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

rén fēi yuán qì,

人非元气,

ān dé yǔ zhī jiǔ pái huái cǎo bù xiè róng yú chūn fēng,

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

mù bù yuàn luò yú qiū tiān。

木不怨落于秋天。

shuí huī biān cè qū sì yùn wàn wù xìng xiē jiē zì rán。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xī hé xī hé rǔ xī gǔ mò yú huāng yín zhī bō lǔ yáng hé dé,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

zhù jǐng huī gē nì dào wéi tiān,

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

jiǎo wū shí duō。

矫诬实多。

wú jiāng náng kuò dà kuài,

吾将囊括大块,

hào rán yǔ míng xìng tóng kē。

浩然与溟涬同科!。

【日出入行】注释

日出入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二十八》列于《相和歌辞·相和曲》,又在卷一《郊庙歌辞》中有汉之《日出入》古辞。

隈:山的曲处。

又入:一作“历又复入西”。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

“安得与之久徘徊”句:人怎能与日出日落一样的久呢?之:指前文所说的日出日落。

四运:即春夏秋冬四时。

汩没:隐没。

荒淫之波:指大。荒淫,浩瀚无际貌。

羲和:传说中为日神驾车的人。

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里)。

大块:自然地也。《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喻气,其名为。”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也。”

溟涬:谓元气也。

网友完善【日出入行】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日出入行】评析

《日出入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利用乐府古题创作的诗篇。此诗反用汉乐府古意,认为人不能“逆道违”,而要适应自然规律,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也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全诗熔把叙事、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显得十分自贴切,情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不拘一格,灵活自,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

网友完善【日出入行】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日出入行】赏析

汉代乐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李白的这首拟作一反其意,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符合理人情。这种思想,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光彩。

诗凡三换韵,作者抒情言志也随着韵脚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古代神话讲,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空中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从东升起,“历”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龙安在?”意谓: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当然,羲和驱日也就荒诞不可信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是不能够与之同升共落的。“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犹人之徘徊,多么形象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有意提出问题,借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又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对于这一问,作者的回答是:“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这是屈原“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地宇宙(“大块”)。人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马、关于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马:“嘶青雲,振绿髮”,“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衢”(《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关。愿乘泠去,直出浮雲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是:“黄河走东,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發着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其原因就在这首《日出入行》的最後两句中──“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地与我并”、“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發。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网友完善【日出入行】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日出入行】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日出入行】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李白 - []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日出入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白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