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倾杯拼音版/注音版
gǔ qīng bēi。
古倾杯。
liǔ yǒng。
柳永。
dòng shuǐ xiāo hén,
冻水消痕,
xiǎo fēng shēng nuǎn,
晓风生暖,
chūn mǎn dōng jiāo dào。
春满东郊道。
chí chí shū jǐng,
迟迟淑景,
yān hé lù rùn,
烟和露润,
piān rào zhǎng dī fāng cǎo。
偏绕长堤芳草。
duàn hóng yǐn yǐn guī fēi,
断鸿隐隐归飞,
jiāng tiān yǎo yǎo。
江天杳杳。
yáo shān biàn sè,
遥山变色,
zhuāng méi dàn sǎo。
妆眉淡扫。
mù jí qiān lǐ,
目极千里,
xián yǐ wēi qiáng jiǒng tiào。
闲倚危樯迥眺。
dòng jǐ xǔ shāng chūn huái bào。
动几许、伤春怀抱。
niàn hé chǔ sháo yáng piān zǎo。
念何处、韶阳偏早。
xiǎng dì lǐ kàn kàn,
想帝里看看,
míng yuán fāng shù,
名园芳树,
làn màn yīng huā hǎo。
烂漫莺花好。
zhuī sī wǎng xī nián shào。
追思往昔年少。
jì rì nèn bǎ jiǔ tīng gē,
继日恁、把酒听歌,
liàng jīn mǎi xiào。
量金买笑。
bié hòu àn fù,
别后暗负,
guāng yīn duō shǎo。
光阴多少。
古倾杯注释
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古倾杯》、《倾杯乐》等,《乐章集》有七调,此词为“林钟商”。双调一百八字,上片十二句五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
迟迟:舒和的样子。淑景:日影,此指春天的阳光。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景,通“影”。
断鸿:失群的孤雁。李峤《送光禄刘主簿之洛》:“背枥嘶班马,分洲叫断鸿。”
杳杳:悠远。屈原《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洪兴祖补注:“杳杳,远貌。”
“遥山”二句:意谓远山换上青色,就像女子淡描的黛眉。
目极千里:纵目千里。屈原《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危樯:高耸的桅杆。王安石《夏夜舟中颇凉有感》:“扁舟畏朝热,望夜倚危樯。”迥眺:远望。
韶光:春光。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每至韶光照野,爽霭晴遥。”
帝里:帝京,指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烂漫:色彩鲜丽。韩愈《山石》:“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量金:用量器计量黄金,喻不惜重价。卢延让《樊川寒食》:“五陵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买断春。”买笑:指狎妓。刘禹锡《泰娘歌》:“自言买笑掷黄金,月堕云中从此始。”
-
暂无!
古倾杯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极写春日的阳和之景。以“冻水消痕”、“晓风生暖“的四字骈偶句开始,写出早春典型景物:冰雪融消,晨风送暖。骈偶句的运用显现出铺排的效果,再接“春满东郊道”一个单句托住,由水而风而郊野长道,水陆上下遍布浓浓香气。三句中,一“消”、一“生”、一“满”,三个动词显现了变化中的动态。“迟迟淑景”和“烟和露润”又是两个四字短句,却不用对偶,与开篇同中有异,概写春阳的和暖,烟岚的和润,渲染了早春的气氛,再以“偏绕长堤芳草”一句实景作为承接,长堤一线,芳草染绿,“偏绕”二字表现长堤春草正承受着春阳与烟露的恩泽,万物与造物者融洽为一体。“断鸿”二句,场景从远远的长堤提升至广袤的天空。鸿雁北归又是一个典型的早春之景,天边时隐时现的一点归飞鸿雁的身影,更衬出江天的悠远无尽。“遥山”三句,白远天而至远山,以拟人笔法写早春刚刚染上新绿的远山如美女“淡扫”的“妆眉”,极尽闲雅秀逸之态。结句之“目极”二句说以上所绘早春阳和之景并非词人春游所历,而是他“闲倚危楼”、“目极千里”、“迥眺”之所见。
春景如此秀美诱人,词人却无意来游,此中必有缘故。景中所绘“断鸿”这一意象隐隐透露了一点信息。北归的大雁总是排成整齐的雁阵,而词人却偏偏选择一只失群的孤雁,这孤雁为下片所抒情感埋设了一个伏线。
过片换头“动几许、伤春怀抱”一语,由“动”字领起,承上启下,上片春景所引动的却是游子的“伤春怀抱”。这一语是全词情感气氛陡然大变的关键词。这关键词与上片的“断鸿”意象幽隐地暗暗相连,“断鸿”正是词人自身形象的喻托。此语中“伤春怀抱”四字亦可作为此词的“词眼”,全词所抒正是词人的“伤春怀抱”。
于是以下由“念”、“想”、“追思”引领出自己“伤春怀抱”,逐层铺叙。词人所“念”者乃“何处、留阳偏早”。所谓“何处”,即词人现今所在之处,词人偏说“何处”,化实为虚,正是游子他乡情感的流溢。“韶阳”本是美好的艳阳春色,人所共爱,词人却怪它偏偏来得这样早,正是游子伤春之情使然。词人所“想”者乃“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帝都的春日胜景用墨虽不多,但绚丽多姿,繁华热烈,对比眼前的素雅春色,自是别有一番诱人的风光,它强烈地吸引着沉迷市井生活的柳永。词人所“追思”者乃是“往昔年少”的放浪生活。他由帝都的繁华而追思起年少时的欢乐,那时是日以继日地“把酒”、“听歌”、“买笑”,挥金如土,对比今日的“断雁”情状,自然“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又是两个四字骈偶句,与开篇的一组骈偶句遥相照应,依旧显现着铺排的效果。这种生活尽管不足取法,但对柳永来说,却是他对仕途失意的一种抗衡。而直到他作下此词的时候,仕途仍是蹭蹬,岁月依旧题跎,却连这种抗衡带来的些许心灵慰藉也不可得了。经过“想”、“念”、“追思”这三层铺叙之后,终于逼出了煞拍之“别后暗负,光阴多少”,嗟叹岁月的流逝,为辜负了青春年华而暗暗心伤。此时此刻,词人内心的失落,痛楚早已盖过了眼前的一片春色。
柳永的词惯写羁旅愁情,但多各具面目,并不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此词以美景引愁情,以往昔的热烈反村眼前的冷寂,在抒情上又以上片深幽的蕴蓄与下片痛快的倾吐形成鲜明比照。
-
暂无!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柳永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