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元好问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只近浮名不近情】

元好问 - []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离骚》读杀浑无味,个诗家阮步兵!

【只近浮名不近情】翻译文

只追求世间的功名利禄而不近的人,就算他不喝,也未必能有什么成就!我喝了三杯后,渐渐地就觉得远离了世;喝光了一斗,更觉得把心头的不平都给浇没了!

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却又醒。屈原说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可真让人觉得憔悴可怜!他的《离骚》,读来读去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像爱的诗人阮籍那样痛饮美图一醉,才算是最

网友完善【只近浮名不近情】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只近浮名不近情】拼音版/注音版

zhè gū tiān zhǐ jìn fú míng bù jìn qíng。

鹧鸪天 · 只近浮名不近情。

yuán hào wèn。

元好问。

zhǐ jìn fú míng bù jìn qíng。

只近浮名不近情。

qiě kàn bù yǐn gèng hé chéng。

且看不饮更何成。

sān bēi jiàn jué fēn huá yuǎn,

三杯渐觉纷华远,

yī dòu dōu jiāo kuài lěi píng。

一斗都浇块磊平。

xǐng fù zuì,

醒复醉,

zuì hái xǐng。

醉还醒。

líng jūn qiáo cuì kě lián shēng。

灵均憔悴可怜生。

lí sāo dú shā hún wú wèi,

《离骚》读杀浑无味,

hǎo gè shī jiā ruǎn bù bīng。

好个诗家阮步兵!。

【只近浮名不近情】注释

情:人情,指饮乃人之常情。

纷华:纷扰的世浮华。

块磊:即城垒,胸中的抑郁不平。

灵均:屈原的字。

读杀:读完。

阮步兵:魏晋之间的著名诗人。

网友完善【只近浮名不近情】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只近浮名不近情】评析

此词写借以浇胸中块磊,抒国破家亡、人世沧桑的流离之悲,诗中不步屈原后,而要效法阮步兵(阮籍)借酣饮以避乱世。词慷慨悲壮,沉郁苍凉。

上阕的前二句融化古语,说不能不饮。次二句补叙饮妙处:可以远于浮华,可以抚平创伤。「纷华」指纷浊的人世社会,其中甚至上演着山河陵替、故国丘墟这样让人深悲大恸的惨剧,「魂磊」即是由此产的失国之悲。词人要以浇愁,自我麻醉,摒除烦恼,忘却悲哀。「三杯」、「一斗」谓数量之多,也见出词人痛切心髓,无法排解,唯有乞灵杜康的无奈心情。

下阕举出两位古人,一贬一褒。屈原放逐沅湘,行吟泽畔,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忧心楚国,系心怀王,执着而不能超脱。词人认为,孰醒孰醉,并无恒定的标准,或醒者乃是真醉,而醉者方是清醒。意谓屈原过于拘执,苦痛绝望,自沉汨罗,只是太可怜了。自超世达观者观之,可以不必此。阮籍但闻有,便求为步兵校尉,以求一醉,方为达者。「个」两字极力称美。但这种褒贬,只是愤激之词,正话反说,将哀痛家国、感念世乱的心情,用拗折之笔写出。

网友完善【只近浮名不近情】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只近浮名不近情】赏析

这是一首借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当时,元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栖迟零落,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也未必有其成就 。「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元问在金亡前后 ,忧国忧民 ,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 ,乃尽弃「浮名」,沉湎于醉乡 。其《饮诗》说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圣教难为功,乃见力神。「《后饮》诗又说 :「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 ?」因而称为「至神物」。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 ,便是对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 ,一斗都浇块磊平。」「纷华」,指世俗红。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世。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的作用和自己对的需要 。「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词人说 ,用这种特大的杯盛,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 ,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的情况下 ,才能在那个世上存。「灵均」以下三句,将屈原对比,就醉与醒,饮与不饮立意,从而将腹悲愤,更转深一层。「灵均」即屈原; 「 憔悴 」、「 可怜 」,暗扣上片「且看」句意。《楚辞·渔父 》说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但屈原却不去饮 ,仍是「 众人皆醉我独醒」。以其独醒,悲愤太深,以致憔悴可怜。这里词人对屈原显然也是同情的,但对其虽独醒而无成 ,反而落得憔悴可怜,则略有薄责之意。因而对其《离骚》,尽管「读杀」,也总觉得全然无味了。「浑无味」,并非真的指斥《离骚》无味,而是因其太清醒、太悲愤,在词人极其悲痛的情况下,这样的作品读来只能引起更大的悲愤;而词人的目的,不是借《离骚》以寄悲愤 ,而是要从悲愤中解脱出来,这个目的,是「读杀」《离骚》也不能达到的。「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所以只有饮了(像阮步兵那样 )。以「个诗家」独赞阮步兵,显然,词人在屈阮对比亦即醒醉对比之中,决然选中了后者,词人也走了阮步兵的道路。

网友完善【只近浮名不近情】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只近浮名不近情】辑评

元·徐世隆在《遗山先文集序》:元词清雄顿挫,闲婉冽亮,体制最备。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

网友完善【只近浮名不近情】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元好问 - []

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文集》,编有《中州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只近浮名不近情|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元好问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