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秦观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八六子】

秦观 - []

倚危亭、恨芳草,萋萋刬尽还。念柳外青骢别后,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与娉婷,夜一帘幽梦,春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八六子】翻译文

我独自靠在危亭子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刚刚被清理,不知不觉又已出来。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边与那位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伤感不已。佳人,上为何赐你此美丽?让我深深投入无力自拔?当年在夜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吹拂着你我。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远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你那悦耳的琴声。今已到了暮春时令,片片残红在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雾气一片迷迷蒙蒙。我的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一声一声。

网友完善【八六子】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八六子】拼音版/注音版

bā liù zǐ。

八六子。

qín guān。

秦观。

yǐ wēi tíng hèn rú fāng cǎo,

倚危亭、恨如芳草,

qī qī chǎn jǐn hái shēng。

萋萋刬尽还生。

niàn liǔ wài qīng cōng bié hòu,

念柳外青骢别后,

shuǐ biān hóng mèi fēn shí,

水边红袂分时,

chuàng rán àn jīng。

怆然暗惊。

wú duān tiān yǔ pīng tíng,

无端天与娉婷,

yè yuè yī lián yōu mèng,

夜月一帘幽梦,

chūn fēng shí lǐ róu qíng。

春风十里柔情。

zěn nài xiàng huān yú jiàn suí liú shuǐ,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

sù xián shēng duàn,

素弦声断,

cuì xiāo xiāng jiǎn,

翠绡香减,

nà kān piàn piàn fēi huā nòng wǎn,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méng méng cán yǔ lóng qíng。

蒙蒙残雨笼晴。

zhèng xiāo níng,

正销凝,

huáng lí yòu tí shù shēng。

黄鹂又啼数声。

【八六子】注释

八六子:杜樊川始创此调,因秦少游词有「黄鹂又啼数声」句,又名《感黄鹂》。

芳草:五代·李后主《清平乐》:「离恨恰芳草,更行更远还。」

刬(chǎn):同「铲」。

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红袂(mèi):红袖,指女子,情人。

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春」句:唐·杜樊川《赠别》诗:「春十里扬州路,捲上珠帘总不。」

怎奈向:即怎奈、何。宋人方言,「向」字为语尾助词。

销凝:消魂凝恨。

黄鹂:又名黄莺。

网友完善【八六子】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八六子】评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爱过的一个歌女。起为神来之笔,见景物而陡然逗起离恨,以铲尽还的芳草比喻剪不断的离情,变故为新,用笔空灵含蓄。「念柳外」六句,回忆分别情景及往日欢娱,缠绵婉曲,意味无穷。以下几句再叙离恨,并融情入景,以飞、残雨、黄鹂等幽美意象,衬托凄迷的感情,形容怀人虽无刻肌入骨之语,却于清淳中见沉着。这首词写离情并不直说,而是融情于景,以景衬情,也就是说,把景物融入感情之中,使景物更鲜明而具有命力,把感情附托在景物之上,使感情更为含蓄深沉。

网友完善【八六子】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八六子】赏析

此词表达作者与他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

首先,秦少游词最大的特色是「专主情致」。抒情性原本就是词于诗的特点,秦少游则将词的这一特加以光大,在这首词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词的上阕临亭远眺,回忆与佳人分手,以情直入,点出词眼在于一个「恨」字。以「芳草」隐喻离恨,又是眼前的景物。忆及「柳外」「边」分手之时词人以「怆然暗惊」抒发感受,落到现实,无限凄楚。而词的下阕则设情境写「恨」。用「怎奈」、「那堪」、「黄鹂又啼数声」等词句进一步把与佳人分手之后的离愁别绪与仕途不顺,有才得不到施展的身世之「恨」,融于一处,并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达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

其次,这首词的意境蕴藉含蓄,情致悠,耐人寻味。秦少游善于通过凄迷、朦胧的意境来传达自己伤感、迷惘的意绪。在这首词中,上阕以「萋萋刬尽还」的芳草写离恨,使人感到词人的离别之恨就象原上之草,春吹又不灭。下阕创设了三个情境具体表现这一点:「夜一帘幽梦,春十里柔情」的欢娱都随流而去,「素弦声断,翠绡香减」,词人对景不、离别在即的无奈溢于言表,此其一;其二是离别之时情境的渲染,「片片飞弄晚,蒙蒙残雨笼晴」,词人以凄迷之景寓怅惘、伤感之情,意蕴十分丰富,是极妙的景语;其三,结尾二句,以景结情,急转直下,声情并茂,「销凝之时,黄鹂又啼数声」,一「又」字,既与起笔「倚危亭,恨芳草,萋萋刬尽还」遥相呼应,又再次突出了前所述的两种情境,意蕴境中,韵逸言外,凄楚伤感之思自在其中。作者善用画说话,举重若轻,寄凝重之思于轻灵的笔触之中,游龙飞空,似春拂柳。

最后,这首词的语言清新自然,情辞相称,精工而无斧凿之痕。前人曾这样评论:「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秦少游的词之所以能有此高超的语言成就,一方是因为他工于炼字。这首词中「飞弄晚」「残雨笼晴」这二句是互文的,意思是飞残雨在逗弄晚晴。这里的一「弄」一「笼」,既音韵和谐,又能使人产无限想象,十分贴切动。另一方,由于秦少游于化用古人诗句入词,使之为己所用,更加富于表现力,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倚危亭」三句周止菴称为「神来之笔」,实则从李后主《清平乐》词「离恨恰春草,更行更远还」脱化而来;「夜一帘幽梦,春十里柔情」则暗用杜樊川的「春十里扬州路,捲上珠帘总不」;洪景庐《容斋随笔》认为词的结尾两句是模倣杜樊川同一词牌的结尾「正消魂,梧桐又有移翠阴」。不论模倣是否属实,少游这两句的妙处远胜过杜樊川的此句却是不争的事实。可见,少游继承前人语言是有创造性的,惟有创造方能显其命力。

网友完善【八六子】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八六子】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八六子】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八六子】作者秦观的简介

秦观 - []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八六子|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秦观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