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崔颢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黄鹤楼】

崔颢 -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翻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衹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网友完善【黄鹤楼】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黄鹤楼】拼音版/注音版

huáng hè lóu。

黄鹤楼。

cuī hào。

崔颢。

xī rén yǐ chéng huáng hè qù,

昔人已乘黄鹤去,

cǐ dì kòng yú huáng hè lóu。

此地空余黄鹤楼。

huáng hè yī qù bù fù fǎn,

黄鹤一去不复返,

bái yún qiān zǎi kōng yōu yōu。

白云千载空悠悠。

qíng chuān lì lì hàn yáng shù,

晴川历历汉阳树,

fāng cǎo qī qī yīng wǔ zhōu。

芳草萋萋鹦鹉洲。

rì mù xiāng guān hé chǔ shì yān bō jiāng shàng shǐ rén chóu。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注释

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昔人已乘黄鹤去:一作“乘白云”。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原野。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据《后汉书》载,汉黄祖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一作“烟”。

网友完善【黄鹤楼】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黄鹤楼】评析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後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网友完善【黄鹤楼】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黄鹤楼】赏析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臺》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严沧浪《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藉传说落笔,然后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後来杜少陵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後收。倘衹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衹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藉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网友完善【黄鹤楼】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黄鹤楼】辑评

《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瀛奎律髓》: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李白读之,不敢再题此楼,乃去而赋《登金陵凤凰臺》也。

《唐诗品汇》:刘後村云: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刘须溪云:恨以滔滔莽莽,有疏宕之气,故胜巧思。

《七修类稿》:古人不以饾饤为工,「鹦鹉洲」对「汉阳树」,「白鹭洲」对「青外」,超然不为律缚,此气昌而有馀意也。

《艺圃撷馀》: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气,后题《凤凰臺》,古今目为敕敌。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馀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日暮乡关」,兴而陚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浮云」「蔽日」,「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寸有所,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诗薮》:崔颢《黄鹤楼》、李白《凤凰臺》,但略点题,未尝题黄鹤、凤凰也。……故古人之怍,往往神韵超然,绝去斧凿。

《批点唐诗正声》:气格音调,千载独步。

《唐诗广选》:李宾之曰:崔颢此诗乃律间出古,要自不厌。

《唐诗镜》:此诗气格高迥,浑若成。

《唐诗归》:谭云:此诗妙在宽然有馀,无所不写。使他人以歌行为之,尤觉不舒,宜尔太白起敬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前四句叙楼名之由,何等流利鲜活?後四句寓感慨之思,何等清迥凄怆?盖黄鹤无返期,白云空在望,睹江树洲草,自不能不触目愁。赋景摅情,不假斧凿痕,所以成千古脍炙。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周敬曰:通篇琉越,煞处悲壮,奇妙成。

《诗源辨体》:崔《黄鹤》、《雁门》,读之有金石宫商之声,盖晚年作也。

《唐定》:本歌行体也,作律更入神境。云卿《古意》犹涉锻炼,此最高矣。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通解细寻,他何曾是作诗,直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此,于是立起身,提笔濡墨,前向楼头白粉壁上,恣意大书一行。既已书毕,亦便自看,并不解其之与否。单衹觉得修已不须修,补已不须补,添已不可添,减已不可减,于是意,即便留却去休回,实不料後来有人看见,已更不能跳出其笼罩也。且後人之不能跳出,亦衹是修补添减俱用不着,于是便复袖手而去,非谓其有字法、句法、章法,都被占尽,遂更不能争夺也。此解(按:指後四句)又妙于更不牵连上文,只一意凭高望远,别吐自家怀抱,任凭後来读者自作何会通,真为大家规摹也。五六只是翻跌「乡关何处是」五字,言此处历历是树,此处凄凄是洲,独有目断乡关,却是不知何处。他只于句上横安得「日暮」二字,便令前解四句二十八字,字字一齐摇动入来,此为绝奇之笔也。

《唐诗评选》: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竟从怀古起,是题楼诗,非登楼。一结自不《凤凰台》,以意多碍气也。

《春堂诗话》:评赞者无过随太白为虚声耳。独喜谭友夏「宽然有余」四字,不特尽崔诗之境,且可推之以悟诗道。非学问博大,性情深厚,则蓄缩羞赧,牧竖咶席见诸将矣。

《删订唐诗解》: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吊古伤今,意到笔到之作。

《唐七律选》:此律法之最变者,然系意兴所至、信笔抒写而得之,神驹出,任其跋踔,无行步工拙,裁摩拟便恶劣矣。前人品此为唐律第一,或未必然,然安可有二也。

《增订唐诗摘钞》:前半一气直走,竟不作对,律之变体。五六「州」一类,「草」「树」一类,上下互换成对(犄角对)。前半即吊古之意,凭空而下。「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即从「白云」「悠悠」出。结从「汉阳树」、「鹦鹉洲」出「乡关」,见作者身分;点破「江上」,指明其地;又以「烟波」唤起「愁」字,以「愁」字绾上前半。前半四句笔矫,中二句气和,结又健举,横插「烟波」二字点睛。雄浑傲岸,全以气胜,直《国策》文字,而其法又极细密。

《碛砂唐诗》:今细求之,一气浑成,律中带古,自不必言。即「晴川」二句,清迥绝伦,他再有作,皆不过眼前景矣。而且痕迹俱消,所以独步千古乎?

《初白庵诗评》:此诗为後来七律之袓,取其气局开展。

《唐三体诗评》:此篇体势可与老杜《登岳阳楼》匹敌。

《唐诗成法》:格律脱洒,律调叶和,以青莲仙才即时阁笔,已高绝千古。《凤凰台》诸作屡拟此篇,邯郸学步,并故步失之矣。《鹦鹉洲》前半神似,後半又谬以千里者,律调不叶也。在崔实本之《龙池篇》,而沈之字句虽本范云,调则自制,崔一拍便合,当是才性所近。盖此为平商流利之调,而谪仙乃宫音也。

《近体秋阳》:灏高排空,怆浑绝世,此与太白《凤凰台》篇当同冠七言。顾太白不拘粘,唯心师之,不敢辄以程后学,不得不独推此作尔。

《而庵说唐诗》:字字针锋相凑,此作转。方是名手。

《历代诗法》:此十九首《古诗》,乃太空元气,忽然逗入笔下,作者初不自知,观者叹为绝作,亦相赏于意言上拙之外耳。

《唐贤三昧集笺注》:此诗得一叠字诀,全从《三百篇》化出。

《唐诗别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山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

《昭昧詹言》:崔颢《黄鹤楼》,此千古擅名之作,只是以文笔行之,一气转折。五六虽断写景,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可贵。此体不可再学,学则无味,亦不奇矣。细细校之,不「卢家少妇」有法度,可以为法千古也。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何有声病,即是律诗,且不拘平仄,何况对偶?冯班:真奇。上半有千里之势。起四句宕开,有万钧之势,纪昀:偶尔得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一临摹,便成窠臼。许印芳:此篇乃变体律诗,前半是古诗体、以古笔为律诗。无名氏(乙):前六句神兴溢涌,结二语蕴含无穷,千秋第一绝唱。赵熙:此诗万难嗣响,其妙则殷璠所谓「神来,气来,情来」者也。

《唐七律隽》:毛秋晴云:张南士谓人不识他诗不碍,惟崔司勋《黄鹤楼》、沈詹事《古意》,若心不能记、口不能诵,便为不识字白丁矣。

《唐诗选胜直解》:此体全是赋体,前四句因登楼而感。

《湘绮楼说诗》:起有飘然之致,观太白《凤凰台》、《鹦鹉洲》诗学此,方知工拙。

《唐宋诗举要》:吴曰:渺茫无际,高唱入云,太白尚心折,何况余子?

网友完善【黄鹤楼】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黄鹤楼】作者崔颢的简介

崔颢 - []

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年)中进士,官司勋员外郎。现存诗仅四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莫过于《黄鹤楼》。少年时作的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历边塞,诗变得雄浑奔放。他四处游历。崔颢吟诗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诗吟得人也瘦(非子病此,乃苦吟诗瘦耳)。明人辑有《崔颢集》。李白叹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黄鹤楼|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崔颢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