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贺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李贺 - []

端州石工巧神,踏磨刀割紫云。

佣刓抱唇,暗洒苌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春,轻沤漂沫松麝薰。

乾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

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翻译文

端州石工的手艺真是灵巧神,磨刀采石山顶上,犹脚踏青割紫云。

砚台削磨均匀,注上,像含的嘴唇,砚台里纹隐现仿佛苌弘的碧血印痕。

纱帐中白暖融融,磨动的墨添春意,轻盈的墨泡和漂动的墨沫散发出松麝的芬芳。

墨汁干润浓淡,墨脚都均匀稳定,小小砚台里的墨汁像秋空般光洁,没半点浊浑。

用笔尖蘸着墨,发出细微、清新之声,那又大又粗的孔砚有什么值得称颂!

网友完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拼音版/注音版

yáng shēng qīng huā zǐ shí yàn gē。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lǐ hè。

李贺。

duān zhōu shí gōng qiǎo rú shén,

端州石工巧如神,

tà tiān mó dāo gē zǐ yún。

踏天磨刀割紫云。

yōng wán bào shuǐ hán mǎn chún,

佣刓抱水含满唇,

àn sǎ cháng hóng lěng xuè hén。

暗洒苌弘冷血痕。

shā wéi zhòu nuǎn mò huā chūn,

纱帷昼暖墨花春,

qīng ōu piào mò sōng shè xūn。

轻沤漂沫松麝薰。

gān nì báo zhòng lì jiǎo yún,

乾腻薄重立脚匀,

shù cùn guāng qiū wú rì hūn。

数寸光秋无日昏。

yuán háo cù diǎn shēng jìng xīn,

圆毫促点声静新,

kǒng yàn kuān wán hé zú yún。

孔砚宽顽何足云。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注释

:砚台的主人。青紫石砚:有青色纹理的紫石端砚,是唐代的一种名贵砚台。青:即砚上的“鸲鹆眼”。

端州:今广东高要县一带,境内出石砚。

“踏”句:石工登上峰顶开采砚石,像拿刀割取上的紫云一样。

佣(yōng)刓(wán):均匀地削磨。抱:注。唇:指砚唇,盛处。

苌(cháng)弘:周朝人,传说他后三年,血化为碧玉。这里形容砚台里隐约出现的青纹理,犹苌弘的碧血。

纱帷(wéi):纱帐。这里指书房。

沤(òu):浸泡。沾磨墨的意思。松麝(shè):磨墨时候发出松麝的芳香。薰(xūn):香气。

腻:润。薄:淡。重:浓。脚:墨脚,即墨锭下端接触砚石的部分。匀:均匀稳定。

数寸:指砚台上的墨。光秋:形容墨汁犹光洁的秋空。

毫:指毛笔。促点:用笔蘸墨时的动作。

孔砚:孔子用过的砚台。宽顽:笨头笨脑。一作“宽硕”。何足云:不值得称道。

网友完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评析

《杨紫石砚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为咏砚诗,诗人热情地称赞了端州砚石的精美之处,歌颂了端州石工高超的手艺,用浪漫的比喻、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采石、制砚的情景和所制青紫石砚的精美。全诗意境开阔,形象动,造语奇妙,用典纯熟。

网友完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赏析

此诗一开头,就把赞辞献给青紫石砚的采制者端州石工,称他们“巧”技赛过“神”功。“巧”、“神”这等字眼,用在这里,却力透纸背。

接着,用神奇的彩笔描绘采石工人的劳动。唐代开采端砚石的“砚坑”,只有西江羚羊峡南岸烂柯山(一称斧柯山)的下岩(一名岩,后称老坑)、中岩、上岩和山背的龙岩,其中仅下岩石有“青”。杨的这个砚,应是下岩所产的“青紫石”。据宋代无名氏《端溪砚谱》说:“下岩之中,有泉出焉,虽大旱未尝涸。”又说:“下岩北壁石,盖泉石中,非石泉中。”采石工人则在岩穴下那种流浸淋的环境中操作。所以“踏磨刀割紫云”一句中的“踏”,不是登高山,而是下洞底,踏的是。灯光闪烁在上,而岩石的倒影反映于就像幕,倒影就像凝云。开石用锤凿,李贺既以石为“云”,自然就说用“刀割”了。这里的“”可“踏”,“云”可“割”,把端州石工的劳动写“神”了。

“佣刓抱唇”,“佣”是说把石块磨治整齐,“刓”是说在石上雕刻成型。这一句写磨制雕刻石砚,极言工技的精巧。

“暗洒苌弘冷血痕”,写紫石砚上的青。唐人吴淑《砚赋》说:“有青点筋头大,其点碧玉晶莹。”人们所重,即是紫石中隐含有聚散的青。《庄子·外物》:“苌弘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这里以“苌弘冷血痕”来形容砚上的青。清代朱彝尊说:“沉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曝书亭集》)青中才显出它的美,所以前句用“抱”。这里用“暗洒”二字,说的是“苌弘冷血痕”般的青。“纱帷昼暖墨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写把砚放置在书斋中,在气暖和的时候试墨。试墨时用不多,轻磨几下,墨香已经飘了室内。表上是写墨的——是最的“松烟”和“麝香”所制;而实际上是写砚的,容易“发墨”。

“干腻薄重立脚匀”,仍是写砚。砚要“扣之无声”、“磨墨无声”才是佳品。这块砚,石质干(不渗)而腻(细润),砚体薄(平扁)而重(坚实稳重),品质极佳。所以在磨墨的时候,砚脚紧贴案上,不侧不倚,在那上磨墨,平稳匀称。

“数寸光秋无日昏”,写墨的色泽很明净,没有丝毫的昏暗和朦胧。“数寸”是说砚体不大。李之彦在《砚谱》里说:“惟斧柯山出者,大不过三四指。”正合“数寸”的说法。所以末句的“宽硕”,刚与此相对。

毫促点声静新”,是说笔蘸了墨以后变得润饱,砚不伤笔毫,拿起笔来点画,纸上有轻微的细静清新的声音,而不是说砚有声音。这一句由墨写到笔,但还是归结到写砚的美。

以上对青紫石砚的赞词已经足够了,但诗人意犹未尽,忽然来了一句“孔砚宽顽何足云”。“宽顽”这个词,有些版本作“宽硕”,其实用“宽硕”与上文的“数寸”对应得更。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称他的出地为尼山,事的人取尼山石为砚,借以“尊圣”。然而尼山砚并不实用,徒有其名,所以李贺在诗的结尾处说“何足云”,与起句“端州石工巧神”意思暗对。一起一结,表上没有多少意义,实际上是有内在含义的。诗人心中的平,称人称砚,都是有所轻重的。

这首诗通篇写砚:砚质,砚色,砚型,砚体,砚品,砚德。而砚的使用,又离不开墨、笔、纸,尤其是墨,所以写的时候也会涉及。它们虽然是作陪衬的,却衬托出了青紫石砚的美。全诗一句接一句,一路不停,络绎而下,同缨络垂下;字句精炼,语言跳跃,没有一处浪费笔墨,也没有一处用语晦涩的地方。果不是十分熟悉砚中的学问,极难写出这种酣畅淋漓、妥切中肯的诗歌。

网友完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辑评

邹炳泰《午堂丛谈》:柳公权论砚云:端溪石为砚至妙,益墨,青紫色者可直千金。中石其色青,山半石紫,山顶石尤润猪肝色者佳,贮处有赤白黄点,世谓“鸲鹆眼”,脉理黄者谓之金钱。相砚之法始此。宋人论端砚三坑石虽详,不若柳说之简确也。刘禹锡有《谢唐秀才端州紫石砚》诗,李贺有《青紫石砚歌》,李咸用有《端溪砚》诗,端石之重,唐时已然矣。

方扶南《李吉诗集批注》:前四句曲尽石之开坑,中四句曲尽石之发墨,后二句又曲尽其不退笔:砚品至矣。端石之青,唐时已重之,较老杜《平侍御石砚》诗,此中曲细为杜所不屑,亦杜所不能。李吉之,真能状难写之景在目前。

网友完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李贺 - []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吉,世称李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贺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