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拼音版/注音版
mǎn tíng fāng xià rì lì shuǐ wú xiǎng shān zuò。
满庭芳 ·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zhōu bāng yàn。
周邦彦。
fēng lǎo yīng chú,
风老莺雏,
yǔ féi méi zǐ,
雨肥梅子,
wǔ yīn jiā shù qīng yuán。
午阴嘉树清圆。
dì bēi shān jìn,
地卑山近,
yī rùn fèi lú yān。
衣润费炉烟。
rén jìng wū yuān zì lè,
人静乌鸢自乐,
xiǎo qiáo wài xīn lǜ jiàn jiàn。
小桥外、新绿溅溅。
píng lán jiǔ,
凭阑久,
huáng lú kǔ zhú,
黄芦苦竹,
nǐ fàn jiǔ jiāng chuán。
拟泛九江船。
nián nián,
年年,
rú shè yàn,
如社燕,
piāo liú hàn hǎi,
飘流瀚海,
lái jì xiū chuán。
来寄修椽。
qiě mò sī shēn wài,
且莫思身外,
zhǎng jìn zūn qián。
长近尊前。
qiáo cuì jiāng nán juàn kè,
憔悴江南倦客,
bù kān tīng jí guǎn fán xián。
不堪听、急管繁弦。
gē yán pàn,
歌筵畔,
xiān ān diàn zhěn,
先安簟枕,
róng wǒ zuì shí mián。
容我醉时眠。
满庭芳 ·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评析
宋哲宗元祐八年,周邦彦任溧水令,多年来辗转于州县小官,很不得志。这首词通过不同的景物来写出哀乐无端的感情。上阕为凭栏所见,写江南初春景色。起三句写院中夏景,次二句写室内氛围,六、七句为望中远景,「凭栏」,倒点一笔,继化用乐天贬九江事,总上启下。
下阕为凭栏所想,感叹身世,抒发长年漂泊的苦闷心境,承上意脉,以社燕自悯飘零;「莫思身外」,转而开解;「江南倦客」又不由自叹,以下再解;「醉时眠」,承「近尊前」,以开解收煞。这样起起伏伏的情景变化,贯穿全词,反映了作者无法排遣的苦闷。以回肠九折的叙写,诉说心中的不平。正如郑廷焯所评:「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
-
暂无!
满庭芳 ·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赏析
这首词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愁苦寂寞的心情。上阕写江南初夏景色,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下阕抒发飘流之哀。此词整体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情味,体现了清真词一贯的风格。
一开头写春光已去,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这里化用杜牧「风蒲燕雏老(《赴京初入汴口》)及杜甫「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意。两句对仗工整,老字、肥字皆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极其生动。「午阴嘉树清圆」,则是用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句意,「清圆」二字绘出绿树亭亭如盖的景象。以上三句写初夏景物,体物极为细微,并反映出作者随遇而安的心情,极力写景物的美好,无伤春之愁,有赏夏之喜。但接着就来一个转折:「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正象白居易贬官江州,在《琵琶行》里说的「住近湓江地低湿」,溧水也是地低湿,衣服潮润,炉香熏衣,需时良多,「费」字道出衣服之潮,一「费」字既具体又概括,形象袅袅,精炼异常,则地卑久雨的景象不言自明。作者在这里还是感到不很自在吧。接下去又转写:此地比较安静,没有嘈杂的市声,连乌鸢也自得其乐。「人静」句据陈元龙注云:「杜甫诗『人静乌鸢乐』。」今本杜集无此语。正因为空山人寂,所以才能领略乌鸢逍遥情态。「自」字极灵动传神,画出鸟儿之无拘无束,令人生羡,但也反映出自己的心情苦闷。周词《琐窗寒》云:「想东园桃李自春」,用「自」字同样有无穷韵味。「小桥」句仍写静境,水色澄清,水声溅溅,说明雨多,这又与上文「地卑」、「衣润」等相互关联。小桥外,溪不清澄,发出溅溅水声。似乎是一种悠然自得之感。但紧接着又是一转:「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白居易既叹「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词人在久久凭栏眺望之余,也感到自己处在这「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油然生出沦落天涯的感慨。由「凭栏久」一句,知道从开篇起所写景物都是词人登楼眺望所见。
下阕开头,换头「年年」,为句中韵。《乐府指迷》云:「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又如《满庭芳》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以社燕自比。社燕在春社时飞来,到秋社时飞去,从海上飘流至此,在人家长椽上作巢寄身。词人借海燕自喻,频年飘流宦海,暂在此溧水寄身。既然如此,「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姑且不去考虑身外的事,包括个人的荣辱得失,还是长期亲近酒樽,借酒来浇愁吧。词人似乎要从苦闷中挣脱出去。这里,点化了杜甫「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绝句漫兴》)和杜牧的身外任尘土,尊前极欢娱(《张好好诗》)。「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又作一转。在宦海中飘流已感疲倦而至憔悴的江南客,虽想撇开身外种种烦恼事,向酒宴中暂寻欢乐,如谢安所谓中年伤于哀东,正赖丝竹陶写,但宴席上的「急管繁弦」,怕更会引起感伤。杜甫《陪王使君》有「不须吹急管,衰老易悲伤」诗句,这里「不堪听」含有「易悲伤」的含意。结处「歌筵畔,承上「急管繁弦」。「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则未听丝竹,先拟醉眠。他的醉,不是欢醉而有愁醉。丝竹不入愁之耳,唯酒可以忘忧。箫统《陶渊明传》:「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词语用此而情味自是不同。「容我」二字,措辞宛转,心事悲凉。结语写出了无可奈何、以醉遣愁的苦闷。
-
暂无!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周邦彦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