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李颀

送魏万之京

李颀 -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安行乐处,空令岁易蹉跎。

送魏万之京翻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网友完善送魏万之京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送魏万之京拼音版/注音版

sòng wèi wàn zhī jīng。

送魏万之京。

lǐ qí。

李颀。

cháo wén yóu zǐ chàng lí gē,

朝闻游子唱离歌,

zuó yè wēi shuāng chū dù hé。

昨夜微霜初渡河。

hóng yàn bù kān chóu lǐ tīng,

鸿雁不堪愁里听,

yún shān kuàng shì kè zhōng guò。

云山况是客中过。

guān chéng shù sè cuī hán jìn,

关城树色催寒近,

yù yuàn zhēn shēng xiàng wǎn duō。

御苑砧声向晚多。

mò jiàn cháng ān xíng lè chù,

莫见长安行乐处,

kōng lìng suì yuè yì cuō tuó。

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魏万之京注释

魏万:又名颢。唐高宗上元(西元六七四年—西元六七六年)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安必须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指潼关。

树色:一作「曙色」,黎明前的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气愈来愈冷。

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安行乐处」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网友完善送魏万之京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送魏万之京评析

此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首联用倒戟法落笔,点出出发前,微初落,深秋萧瑟;颔联写离秋,写游子对云山,黯然伤神;颈联介绍安秋色,暗寓此地不可留;末联以度,嘱咐魏万,安虽乐,不要虚掷光阴,要抓紧成就一番事业。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遣词炼句尤为后人所称道。

网友完善送魏万之京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送魏万之京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中一、二两句想象魏万到京城沿途所能见的极易引起羁旅乡愁的景物。中间四句或在抒情中写景叙事,或在写景叙事中抒情,层次分明。最后两句劝勉魏万到了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

诗一开首,「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魏万的走,后用「昨夜微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用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得势。「初渡河」,把拟人化了,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秋夜微,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南去,春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

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像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动,傍晚砧声之多,为安特有,「安一片,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安行乐处,空令岁易蹉跎」,纯然是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

这首诗以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次联两句用了倒装手法,加强、加深了描写。先出「鸿雁」「云山」——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写「愁里听」「客中过」,这就由景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网友完善送魏万之京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送魏万之京辑评

《批点唐音》:此篇起语平平,接句便新,初联优柔,次联奇拔,结蕴可兴,含蓄不露,最为佳作。

《唐诗广选》:颐华玉曰:不知多少宛转。

《唐诗直解》:其致酸楚,其语流利。「近」字,「多」字工。

《诗薮》:盛唐脍炙佳作,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朝」、「曙」、「晚」、「暮」四字重用,惟其诗工,故读之不觉。然一经点勘,即为白璧之瑕,初学首所当戒。

《唐诗镜》:五六老秀,结语寄况无限。

《唐诗归》:鍾云:净亮无浮响,铢两亦称。谭云:起得清厉(首联后)。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何景明曰:多少宛转,诵之悠然。徐中行曰:词意大雅,爱情更深。蒋一葵曰:宛转流亮,愈玩愈工。

《唐定》:高华俊亮,与摩诘各成一调。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质言之,只是此四句(按指前四句),而其手法转接离即,妙至于此,真绝调也。

《唐诗归折衷》:唐云:逗漏大历气(「云山况是」句下)。

《唐诗贯珠笺释》:三承二,四承起,用虚字为脉,诸句皆灵活。五六笔承第二,言到京之景。

《此木轩五言律七言律诗选读本》:作者本自从喉中唱出,奈学舌头者多何?

《唐诗成法》:通首有缠绵之致。

《唐贤三昧集笺注》:景中情(首四句下)。此种和平之作,后人终拟不到,能辨此作,七律方有归宿处,可知庾词替语、剑拔弩张,二者皆非也。

《昭昧詹言》:《送魏万之京》言咋夜微游子,今朝渡河耳,却炼句入妙。中四情景交写,而语有次第。三四送别之情。五六渐次至京。收句勉其立身立名。初唐人只以意兴温婉轻轻赴题,不著豪情重语。杜公出,乃开雄奇快健,穷极笔势耳。

《诗境浅说》:此诗首二句平衍而已。三四句叙客况,句中以「不堪」、「况是」四字相呼应,遂见动,与「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亦南飞」同一句法。六句之向晚砧多,承五句关城寒近而来。收句谓此去安当以功名自奋,勿以游乐自荒,绕朝赠策,犹有古

网友完善送魏万之京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送魏万之京作者李颀的简介

李颀 - []

李颀,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汉族,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市西)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送魏万之京|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李颀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