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高适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蓟中作】

高适 - []

策马自沙漠,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蓟中作】翻译文

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途跋涉来到边疆。

边城一带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

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

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己得封赏无心边防。

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归来闭门独自惆帐。

网友完善【蓟中作】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蓟中作】拼音版/注音版

jì zhōng zuò。

蓟中作。

gāo shì。

高适。

cè mǎ zì shā mò,

策马自沙漠,

cháng qū dēng sāi yuán。

长驱登塞垣。

biān chéng hé xiāo tiáo,

边城何萧条,

bái rì huáng yún hūn。

白日黄云昏。

yí dào zhēng zhàn chù,

一到征战处,

měi chóu hú lǔ fān。

每愁胡虏翻。

qǐ wú ān biān shū,

岂无安边书,

zhū jiàng yǐ chéng ēn。

诸将已承恩。

chóu chàng sūn wú shì,

惆怅孙吴事,

guī lái dú bì mén。

归来独闭门。

【蓟中作】注释

題注:一作「一作送兵還作」。

蓟(jì)中:指蓟城,今河北大兴西南。

垣(yuán):城上矮墙。

萧条:冷落。

翻:同「反」,反叛。

安边书:安边的策略。

诸将:指安禄山等人。

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吴起,战国时卫人,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亦有兵法行世。

网友完善【蓟中作】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蓟中作】评析

这首边塞诗通过描写了边境的荒凉、边患的严重,抨击了统治阶级的失策。在行文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起伏跌宕,擒纵自,将诗人壮志难酬的巨大悲愤恰到处地反映出来。

网友完善【蓟中作】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蓟中作】赏析

诗一开篇,「策马自沙漠,驱登塞垣」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接着以「策马」、「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第三、四句「边城何萧条,白日黄雲昏」,则写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的「萧条」荒凉景象。开始四句叙事写景,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境界阔大,人物虽尚未出场,但通过「策马」「驱」的壮烈之举,落日黄雲的苍茫之色,特别是「落日何萧条」句中的「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第五、六句「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则深刻揭露了前文「边城何萧条」的根源。边城地区征战不止,兵戈相交,是因为胡虏反叛,暗示了对安禄山等人企图以「边功市宠」而引起边境战端的愤怒之情。「一到」、「每愁」两词对举,突显边患之重之久。

第七、八句「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是诗人由边患不止而引发的激愤之语。「岂无」以强有力的反诘,对统治者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高度自信心。接下来「诸将已承恩」便对上一句的反问进行了回答,不用「安边书」制止边患,是因为统治者错用朝中腐败奸诈的「诸将」,这一句将诗人安边的自信和慷慨壮志击碎,其心理也经历了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

最后两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表现诗人目睹贤者沉沦、奸人晋爵的社会现状,痛恨当朝统治者错用奸臣、造成无穷边患的愤懑之情。「孙吴事」,「闭门」则是引典抒情,并以此煞尾,有言少意多之妙。「闭门」之言乃对现状极为不的反语,诗人积极用世、渴望成就一番功业,不会甘于闭门不出,此为其激愤之语。

全诗在艺术上叙事写景,形象逼真,衬托出壮烈的情怀;情感上议论抒情,透射出诗人强烈的愤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凛凛仪;语言上看似平淡质朴,但由于「感赏之情,殆出常表」,同样具有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网友完善【蓟中作】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蓟中作】辑评

明末清初学者唐仲言《唐诗解》:此志在安边,伤不遇也。言我览观边塞胡虏之未宁,岂无安边之书可献乎?特以诸将巧诈以图爵赏.使贤者不能自达于上耳,是以徒抱孙吴之略而不得一试也。

清代诗人沈归愚《唐诗别裁集》:言诸将不知防边,虽有策无可陈也。乃不云子僭赏,而云主将承恩,令人言外思之。

网友完善【蓟中作】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蓟中作】作者高适的简介

高适 - []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蓟中作|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高适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