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拼音版/注音版
xǐ qiān yīng。
喜迁莺。
shǐ dá zǔ。
史达祖。
yuè bō yí dī,
月波疑滴,
wàng yù hú tiān jìn,
望玉壶天近,
liǎo wú chén gé。
了无尘隔。
cuì yǎn quān huā,
翠眼圈花,
bīng sī zhī liàn,
冰丝织练,
huáng dào bǎo guāng xiāng zhí。
黄道宝光相直。
zì lián shī jiǔ shòu,
自怜诗酒瘦,
nán yìng jiē xǔ duō chūn sè。
难应接许多春色。
zuì wú lài,
最无赖,
shì suí xiāng chèn zhú,
是随香趁烛,
céng bàn kuáng kè。
曾伴狂客。
zōng jī,
踪迹,
màn jì yì,
漫记忆,
lǎo le dù láng,
老了杜郎,
rěn tīng dōng fēng dí。
忍听东风笛。
liǔ yuàn dēng shū,
柳院灯疏,
méi tīng xuě zài,
梅厅雪在,
shuí yǔ xì qīng chūn bì jiù qíng jū wèi dìng,
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
yóu zì xué dāng nián yóu lì,
犹自学当年游历,
pà wàn yī,
怕万一,
wù yù rén yè hán lián xì。
误玉人夜寒帘隙。
喜迁莺评析
此词为咏正月十五元宵访旧之作。上片写景感怀。词人将月景、灯景做了生动描绘,渲染了欢乐气氛。“自怜”五句辞意顿折,写自己在元宵夜的独特心情:为耽诗、病酒而瘦损憔悴,自怜自伤,对绚丽春色“难应接”,即没有情绪;而对“随香趁烛,曾伴狂客”,即对追赏元宵灯景,陪伴少年轻狂则“最无赖”,即最无聊!在元宵良夜,词人表现出违离众俗的不谐和情绪。
下片写独寻旧时踪迹。词人重寻旧日清幽的柳院梅厅,那垂柳依依的院落,寒梅俏立的厅堂,那稀疏的灯火,积存的残雪,处处都能见到旧日的痕迹,然而,物是人非、玉人已去、庭院已空,“谁与”句则以诘问方式追怀昔日“细倾春碧”的亲密相处,感叹玉人渺茫,再无人为我“细倾春碧”了。“旧情”四句解释词人重寻旧踪的动机。文如人,词如人生,人生而矛盾,词亦吞吐难言,前言后语大异其趣。
-
暂无!
喜迁莺赏析
在咏元宵节词中、此篇颇具特色。上阕前几句,突出正月十五月夜的清明,与词人情绪和谐一致。“最无赖”转为忆旧,追想往事但用笔极为概括。下阕开头“踪迹”紧承上阕后两句。“忍听”又回到眼前。“旧情”句翻出一意,“犹自学当年”,作者又焕发出青春朝气。词中极细致地表述了人对青春少年的浪漫行径回忆时发生的心理动荡,将人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委婉而真实。
上片先写元夜花灯与月交相辉映的景观,后写自己沉迷诗酒、愈加消瘦,无心赏景的寂寞心境。前三句写满月,词人以“月波”,“玉壶”等词眼,写出元宵夜月之美,让人为之动容;“翠眼”三句写花灯,将读者带入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渲染了一派温馨欢乐的节日气氛;“自怜”三句陡然转到自身,写自己因沉浸诗酒而消瘦憔悴,没有兴致赏春色,抒发了自伤孤独的心情。上片以世俗的热闹反衬词人的寂寞,极具艺术特色。
下片思昔抚今,先追忆少时游历的豪兴,再写此刻的消瘦憔悴、无心赏景,两相对照,抒发了凄惊苦闷的心情。“踪迹,漫记忆”由上片后两句而来,引出“柳院灯疏”后三句,写自己独寻旧日踪迹,看到柳院依然是灯火稀疏,梅厅积存的残雪仍在,但能与谁一起“细倾春碧”?词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了抒情色彩。“老了杜郎”两句写眼前景:如今杜郎已老,再不敢听东风笛,因为柳院梅厅仍在,可情人已去,庭院空空。此情此景令词人油然而生物是人非之感。“旧情”四句写自己为何寻访昔日踪迹,原来是旧情难忘,想学当年的狂荡,恐怕误了寒夜与情人帘隙的约会。全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