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朱敦儒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

朱敦儒 - []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巾。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拼音版/注音版

zhè gū tiān chàng dé lí yuán jué dài shēng。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

zhū dūn rú。

朱敦儒。

chàng dé lí yuán jué dài shēng,

唱得梨园绝代声,

qián cháo wéi shù lǐ fū rén。

前朝惟数李夫人。

zì cóng jīng pò ní cháng hòu,

自从惊破霓裳后,

chǔ zòu wú gē shàn lǐ xīn。

楚奏吴歌扇里新。

qín zhàng yàn,

秦嶂雁,

yuè xī zhēn,

越溪砧,

xī fēng běi kè liǎng piāo líng。

西风北客两飘零。

zūn qián hū tīng dāng shí qū,

尊前忽听当时曲,

cè mào tíng bēi lèi mǎn jīn。

侧帽停杯泪满巾。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注释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

李夫人:传说李师师曾被封为“瀛国夫人”。

霓裳:指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这句以唐代安史之乱,比喻金兵入侵、汴京沦陷。唐·白居易《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秦嶂雁:北方飞来的大雁。秦嶂,泛指中原的山峦。

越溪砧:江南妇女的捣衣之声。

尊前:在前,指饮

侧帽:帽子歪斜,谓衣冠不整,表示心情不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评析

据考,此词是作者专为北宋末年汴京名妓李师师所作。

词起首二句“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意谓能得唐代梨园之遗声,歌艺绝妙,无可伦比的只有“前朝”的李师师了。“梨园”,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及宫女数百人居宜春北苑练习歌舞,亦称梨园弟子。“前朝”,前任皇帝在位的时期,这里指宋徽宗时。民间传说师师曾被召入宫中,封为“瀛国夫人”,故人们都习惯尊称为李夫人。南宋初年,人们谈到李师师总是与徽宗皇帝的昏庸荒淫致有灭亡的惨痛历史教训联系起来。师师是令人同情的。当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北宋国势危急,以钦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接受了金人议和退兵的条件,为缴纳金人的巨额金帛在汴京城内大肆搜括,师师被抄家。第二年北宋灭亡了,徽宗和钦宗被俘北去。李师师同中原许多居民一样,历尽艰辛逃难到了江南。作者即是在湖湘与之偶遇有感,才写下了这首词。刘子翬《汴京纪事》诗云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人识,一曲当时动帝王。”可见南宋初年师师确实在湖湘一带,隐姓埋名,依旧卖艺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二句正表述了师师在靖康之际的遭遇。“霓裳”指唐代宫廷的“霓裳羽衣舞”。白居易《恨歌》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即指唐玄宗与杨玉环的骄奢淫乐致有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在历史教训方有某种相似之处,所以词人借“惊破霓裳”以喻北宋灭亡 。“自从惊破霓裳后 ”,师师活发剧变,忽然失去皇帝的宠幸,再度流落民间卖艺。歌妓们演唱时以曲名书于歌扇,由听众点唱,所谓“歌尽桃扇底”即唱完扇上列出之歌曲。

词的上阕以“前朝”、“惊破”、“扇里新”等词语表示师师活变化的轨迹,概括了她一的命运。师师的命运又暗与北宋灭亡的命运有着联系。

词的下阕突出表达作者悲痛感慨之情。过片以虚写而制造了悲伤凄凉的抒情氛围。“秦嶂雁,越溪砧”是指北方南飞的雁唳和南方妇女的捣衣声。这两种声音在寂寞的夜里都会给客寄他乡的人以悲伤凄凉之感,真是:“雁已不堪闻,砧声何处村”。朱敦儒与李师师都同是流落南方的北客。当西萧瑟的秋夜,词人不禁感到他与师师都象落叶飘零的身世了。这两位飘零的北客在异乡萍相逢,流落的命运使他们产相互的同情。所以当词人在席之前忽然听到熟悉的师师所唱的“当时曲”,恍然确知这就是“唱得梨园绝代声”的李夫人时,对师师的同情,和自己国破家亡、仓皇避难的伤痛,一齐迸涌出来。“侧帽”,冠帽歪斜,表示活潦倒的颓放之状;“停杯”表示心情异常激动,痛苦情绪无法排解。这很形象地传达出了当时作者的心情,他激动感慨得“侧帽停杯 ”,掩痛哭。

朱敦儒这首小词低回宛转深切感人。它以反映歌妓李师师的不幸遭遇并表示对她的同情,从侧接触了靖康之变的重大历史题材,表达了士大夫深沉的悲痛和爱国的情感。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朱敦儒 - []

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诗》)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鹧鸪天 · 唱得梨园绝代声|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朱敦儒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