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萨都剌

满江红 · 金陵怀古

萨都剌 - []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满江红 · 金陵怀古翻译文

六代的春一去不复返了。金陵的景胜迹,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当年王、谢两族,家里的一双燕子,我曾在乌衣巷口见过它们。今它们怎么样了?夜深了,春潮拍打着金陵城,激荡着寂寞的声音。

往事不堪回首,金陵只剩下一点陈迹了。现在无非是荒烟笼罩衰草,而夕阳里乌鸦乱飞,秋露冷冷,陈后主的《玉树后庭》已经没有什么人唱了,躲藏过陈后主的胭脂井已经圮坏。寒蝉凄凉地鸣着。今还有什么呢?只有鐘山还青着,秦淮河还淌碧罢了。

网友补充:
    暂无!

满江红 · 金陵怀古拼音版/注音版

mǎn jiāng hóng jīn líng huái gǔ。

满江红 · 金陵怀古。

sà dōu lá。

萨都剌。

liù dài fán huá,

六代繁华,

chūn qù yě gèng wú xiāo xī。

春去也、更无消息。

kōng chàng wàng shān chuān xíng shèng,

空怅望、山川形胜,

yǐ fēi chóu xī。

已非畴昔。

wáng xiè táng qián shuāng yàn zi,

王谢堂前双燕子,

wū yī xiàng kǒu céng xiāng shí。

乌衣巷口曾相识。

tīng yè shēn jì mò dǎ gū chéng,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

chūn cháo jí。

春潮急。

sī wǎng shì,

思往事,

chóu rú zhī。

愁如织。

huái gù guó,

怀故国,

kōng chén jī。

空陈迹。

dàn huāng yān shuāi cǎo,

但荒烟衰草,

luàn yā xié rì。

乱鸦斜日。

yù shù gē cán qiū lù lěng,

玉树歌残秋露冷,

yān zhī jǐng huài hán jiāng qì。

胭脂井坏寒螀泣。

dào rú jīn wéi yǒu jiǎng shān qīng,

到如今、惟有蒋山青,

qín huái bì。

秦淮碧。

满江红 · 金陵怀古注释

六代:即六朝,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曾建都于金陵(今南京),称六朝。欧阳炯《江城子》:“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怅(chàng):伤感。

山川形胜:指地势优越便利。

畴(chóu)昔:从前。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句:化用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指东晋豪族王、谢,曾在乌衣巷住过;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畔,是王导、谢安家族居住之地。

孤城:一座空城。

春潮:暗指暮春季节。

织:形容思绪纷乱。

故国:指金陵。国,国都。

但:仅仅,只有。

空陈迹:空自留下陈旧的遗迹。

荒烟衰草:荒烟笼罩衰草。化用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但寒烟衰草凝绿”。

乱鸦斜日:宋·吴文英《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词:“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

玉树歌残:《玉树歌》,即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唐·许浑《金陵怀古》即有“玉树歌残王气终”之句。

胭脂井:又名景阳井、辱井,在今南京市鸡鸣山边的台城内,隋兵攻打金陵,陈后主与妃子避入此井,终为隋兵所俘。

寒螀(jiāng):蝉,似蝉而较小,青赤色。

蒋(jiǎng)山:即南京市东北的鐘山。

秦淮(huái):名。源出江苏溧县东北,向西流经南京入江。

网友补充:
    暂无!

满江红 · 金陵怀古评析

江红·金陵怀古》是元朝诗人萨都剌的词。这首词连缀了一系列古今人事和物,既拓宽了时空领域,使怀古的情思显得汁漫悠远,又把抽象的情思化作可以闻见的人事或物象,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官,以增强情思的感染力。

网友补充:
    暂无!

满江红 · 金陵怀古赏析

这首词上阕起首写繁华的景象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定下全篇感伤的基调。“空怅望”三句写今昔对比,承接上文而抒发感慨,当年的山川依旧在眼前,但人事变迁,已不似往日的繁盛,可谓“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系化用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这里的“乌衣巷口”,这里似曾相识的燕子,将作者的思绪带到王谢家族兴盛之时,进一步将寥落与繁华进行了对比。“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也是化用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这既是写眼前之实景,又熔铸了刘禹锡诗歌的意境,情绪惆怅、孤寂,所写之景色调暗淡,一个“急”字既烘托出夜深的静谧氛围,又形象刻画出潮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情状,表现出作者的心绪也这潮一般地澎湃。

下阕“思往事,愁织。怀故国,空陈迹”四句,在上阕情绪积累的基础上,作者情感迸发,直白的语言,促的句子正表现了情绪的激越。作者情感的起伏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接下来,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秋露等意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构成一幅意境深远而悲凉的残秋图。而“玉树歌残秋露冷”两句写景兼咏事。“玉树”指南朝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胭脂井即陈朝的景阳宫井,隋军攻陷建康时,陈后主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躲入此井中,被隋军活捉。这里运用陈后主由盛到衰的典故,表现了人事的变化无常,荣华富贵终不能久。最后三句,“到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结合上文,透露出强烈的虚无与悲哀。

艺术手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作者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而又点化自然,不露痕迹。象“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化用后并不显得搬硬套、游离词外,而能与整首词的意境融合,浑然成,且糅入了新意。“听夜深”三句也是此,在化用之中迸发真情,使作品的怀古感慨在积淀的历史中变得更加深沉和悠远。“玉树歌残秋露冷”两句运用陈后主一盛一衰的典故,与整首词物是人非、往事已休、抚今追昔的感慨意脉相通,用在作品中,自然贴切、意味深

诗人由“望”而“听”而“思”而“怀”,依次展示某些具有特征、涵蕴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并且清楚地画出思维活动的轨迹。这首词的特点,是善于化用咏怀金陵的诗句,以加深怀古的情思。用典使事自然,信手拈来,不见雕琢之痕,足见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

整首词通过山川物依旧而六朝繁华不再的对比,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怀古感慨。全篇从“六代”入笔,但涵盖又不仅仅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作者意在慨叹繁华易逝、富贵不能常有,包含着作者深沉强烈的人历史感受,是对人易逝、贵贱无常的感叹,也是对千古兴亡、古今沧桑巨变的概括。这篇作品,使人感受到的是一份昔荣今衰的悲情,它又超越了一己之感伤、一时之哀叹,使作品的主题负载着超越时空的永恒的意义。

全篇融情于景,构成深沉苍凉的意境。作者有时直抒胸臆,“思往事,愁织”一句,更多的是在写景时将情感巧妙地熔铸其中,“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一句,写寂寞的金陵古城,在夜空下被江的春潮拍击着的景象,寓含了作者孤寂惆怅而又焦躁的情绪。

网友补充:
    暂无!

满江红 · 金陵怀古辑评

大学教授褚斌杰在《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评论:古来咏金陵者,莫不兴盛衰荣辱之叹,王安石《桂枝香》此,萨都剌《江红》亦然。

网友补充:
    暂无!

萨都剌 - []

萨都剌,字锡,别号直斋。本答失蛮氏,祖父以勋留镇云代,遂为雁门人。「萨都剌」者,犹汉言「济善」也。弱冠登泰定丁卯进士第,应奉翰林文字。出为燕南经历,擢御史于南台。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历闽廉访司知事,进河北廉访经历。尚书干文传序其诗曰:锡陟官闽宪幕,往还吴中,出所作《雁门集》见示。其豪放若涛,鱼龙出没。险劲泰、华、云门,苍翠孤耸。其刚健清丽,则淮阴出师,百战不折,而洛神凌波,春之㛹娟也。明成化间,吴人张习企翱书其刻集后曰:「元诗之盛,倡自遗山,而赵子昂、袁伯辈附和之。继而虞、杨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满江红 ·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萨都剌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