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李辕作品集:
座客且勿喧,听我贞节诗。
永康有徐氏,乡党谁似之。
上世中山人,作令留于兹。
子孙能振耀,家世承相规。
伟哉仲芳氏,玉树珊瑚枝。
自幼失其怙,卓立超群儿。
母氏淑且贤,春年绝朱丝。
虽无柏舟作,志与共姜追。
鸾镜不复对,罗襦不复施。
芳容若难悴,每恨白日迟。
挑灯坐寒夜,顾影空嗟咨。
有时形梦寐,长吁涕涟洏。
诸孤不识父,笑母心如痴。
诸孤既成人,负笈令从师。
戒儿继汝父,无使他人嗤。
孀居五十年,哀慕同一时。
子欲报母德,构堂花溪湄。
溪水流有尽,母德茫无涯。
堂阴树谖草,花开春露滋。
堂前种修竹,琅玕碧参差。
母坐堂中央,彩彩斑衣随。
载拜献母寿,绿酒黄金卮。
母言母力强,子忧母力衰。
子令诸妇侍,母怪人扶持。
一朝忽寝疾,薄景驰崦嵫。
有孙名伯维,文采何葳蕤。
母也亦如姑,言之两凄其。
二十失所天,终身抱馀悲。
年将六十岁,阃范人所仪。
泰山或可动,我志终难移。
我家贞德堂,建此将奚为。
后人视前烈,贞德焉可亏。
我愿登斯堂,永与姑相期。
煌煌绣衣使,玉节临东陲。
徐家两节妇,表奏闻丹墀。
伫见旌其门,御墨光淋漓。
遂令翰墨士,纷然美文辞。
忠孝与节义,乃为人秉彝。
呜呼唐虞远,历代风陵夷。
众羽惜凤凰,群鳞羡蛟螭。
风诗三百篇,开卷陈关雎。
贤哉徐节妇,令闻千年垂。
清风播寰宇,岂独乡邦知。
隐居求志随所乐,不在渔樵即耕凿。耕凿能忘帝力深,渔樵不计生意薄。
古人隐名还隐身,纷华盛丽如浮尘。尊居万乘不可屈,子陵当年耕富春。
今人名隐身不隐,与世驱驰日矛盾。遂令馀子皆沾名,莘野畴能继伊尹。
华溪忽见耕隐翁,豁我磊落之吟胸。韬光屏迹能谢俗,但与渔父心相同。
日长耕罢田头坐,正值香花吹雨过。远村绿树班鸠鸣,近岸青莎黄犊卧。
大耕小耨工不亏,冰青烧土呼群儿。儿来不惰翁乃喜,坐见禾黍秋离离。
耕隐翁非徒稼穑,由来种田兼种德。种田必期仓廪丰,种德须当子孙获。
伟哉公之上世叶水心,文章道德光于今。耳孙奕叶继前美,屣脱富贵归山林。
我今趣装趋上国,回首田园有愧色。安得同耕陇亩间,驷马高车复何益。
人于天地间,百岁聊寓形。
生当秉节义,死用垂芳声。
馀子知爱身,丈夫在成名。
胡君花溪秀,家世乃簪缨。
少小失其怙,操持如老成。
胸藏白雪净,气敌苍山横。
年强不肯仕,力学还躬耕。
忠义素所敦,信重千钧轻。
我虽不识公,得与贤嗣并。
为言丁酉岁,世事多搀抢。
括苍地险阻,山势高峥嵘。
青天魑魅啸,白昼豺狼行。
流恶邑里间,所至烽烟生。
永康属边徼,相去无远程。
跳踉恣威虐,百里皆震惊。
我翁奋高义,下令募乡兵。
手提龙泉剑,寒光射云旌。
浙东宪府官,遣使来相迎。
问君计安出,要使巢穴倾。
君言计已遂,奉命寻前征。
麾兵与之战,桓桓谁敢争。
遂令括苍地,流血尸纵横。
馀孽未尽除,其势复喧轰。
我兵势已孤,力竭终难平。
壮志不少衰,竟陨占田营。
吾昆抱哀痛,奉榇归佳城。
鲤溪山水佳,泉香草丰荣。
溪水共呜咽,山禽亦悲鸣。
义声驰四方,孰不伤中情。
祭酒措哀辞,翰林铭墓茔。
我诗何足徵,焉敢溷时英。
感君涕泗言,聊用摅哀诚。
下以敦俗化,上以规公卿。
要令千载后,臣子怀忠贞。
曾游百粤遍三吴,家住钱唐古帝都。
东对海门南禹穴,左连江堑右西湖。
潮生白马声偏壮,山卷苍龙势不孤。
渺渺舟航通绝岛,重重楼阁拥云衢。
仙坛梵塔争高下,野店山桥隔有无。
远水粘天银浩漫,群山拔地翠模糊。
白沙细细眠鸂鶒,绿树阴阴叫鹧鸪。
目断松萝仍竹桂,人行杨柳又菰蒲。
云埋剑气忠臣庙,春黯梅魂处士墟。
内苑烟花成寂寞,藓堤莺燕自欢娱。
牙樯锦缆开红棹,翠管银筝送玉壶。
歌女漫调金缕曲,舞姬轻拂绣罗襦。
繁华此地为吾里,漂泊频年在旅途。
人事世情虽反侧,水光山色岂荣枯。
中宵欹枕牵归梦,今日凭轩按此图。
品藻自惭才力浅,登临谁说故乡迂。
画工堪比连城璧,诗拙难同照乘珠。
珍重听泉楼上士,相看此外更何须。
- «
- »
- 太白词,并叙
- 德寿宫庆寿口号
- 中酒
- 病中作
- 罪鬆
- 水浒传 · 第十六回 ·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 除夕感怀(其四)
- 贺新郎 · 其二十五生日用实之来韵
- 寿安杂诗十首游神林谷寄邵尧夫
- 湖居无事日课小诗
- 迁客
- 野望
- 戊戌元日三首
- 白雪曲
- 谢送蜡梅二首
- 哭华姜一百首
- 本草纲目·草部·景天
- 过龙门金鱼
- 寄张德常
- 哭诗六章
- 镇山堂
- 社日喜雨复用前韵
- 祝逊之订约新秋过湖上不至
- 简喻叔奇工部沈无隐寺簿
- 中秋月食二首
- 秋夜读书
- 临安县观钱氏庙
- 到垫江先作诗寄郝令君蒙老
- 水龙吟 · 中秋和人韵
- 道灵岩峡,宿吴都人家
- 赠汤以修纪善进阶致政
- 耕训堂
- 赠欧阳亦雪
- 杨公济以诗索粉纸依韵和答
- 山中雨后
- 赤壁图
- 省躬诗
- 卢北山元夕
- 学诗
- 感兴
- 九月二日侍经筵有述
- 昇平乐
- 重遣
- 浣溪沙
- 仲兄来为母氏寿言归有作
- 送黄汝修还天台
- 次赵秋巘韵
- 送耿良弼
- 和韩秋怀诗
- 与澄博陈太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