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山。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海宁双山乡)。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48岁时始领乡荐,游京师,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时张士诚据平江(今苏州市),贝琼隐居殳山,累征不就。
明洪武三年(1370),举明经,召修《元史》。同官李敏卿等称其叙事直而不徇。史成,受赐归乡。洪武五年,奉命出任浙江乡试官。次年,任国子助教,后改作中都国子监,教授勋臣子弟。与张美和、聂铉齐名,时称“成均三助”。曾叹古乐衰废,堂堂成均(官设学校),徒具其名,作《大韶赋》以寄感慨。在史馆,与金华宋景濂相友善,凡有著作,常互相推让。及景濂为司业,建议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于天子之学。太祖拒不采用,而当时犹有赞同者,琼乃作《释奠》以解辩之,赢得识者之赞赏。其坚持正道,大多类此。洪武十一年,致仕归。翌年,卒于家,葬于语儿乡。
贝琼有子5人,大多有文名。次子贝翱字秀翔,能诗,著有《平淡集》。
以下是贝琼作品集:
地僻从吾放,山深少客过。
昏昏蒸酷暑,郁郁抱沉疴。
断酒愁为敌,抛书睡作魔。
云生空望雨,水涸不通河。
唱和闻蛙吹,遨游记鹤坡。
辋川移绝境,瀑布激悬波。
数子论新好,诸翁乐太和。
百篇齐屈贾,五字逼阴何。
共哂佯狂彻,焉知好辩轲。
冰壶清莫比,铁砚老犹磨。
公子时同载,将军夜不诃。
结交真有道,与物总无他。
每喜方舟坐,何烦信马驮。
秋风千户竹,宿露半池荷。
席赌藏钩令,亭邀窃药娥。
颇黎行冻蚁,玛瑙进寒鼍。
潦倒衣从湿,敧倾弁或俄。
胡雏能觱栗,汉女善颦婆。
对舞翻朱袖,群讴敛翠蛾。
纷纷方大噱,浩浩渐微酡。
壶中恒三马,诗成愧一螺。
如何弃俎豆,却复老干戈。
落雁长淮远,蜚鸿大野多。
死生俱异域,出处不同科。
泪泣荆人玉,肠回织女梭。
只怜成肮脏,及此叹蹉跎。
室已如悬磬,门今信设罗。
凌霄萦小草,平地引危柯。
水鸟浮沉戏,林蝉断续歌。
分甘留白屋,身免束青緺。
晚牧幽湖上,春耕曲涧阿。
丹砂寻旧井,金刹过祇陀。
岂复同般乐,应知废切磋。
茫然感平昔,兴发强吟哦。
- «
- »
推荐诗词古文
- 卜算子 ·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村舍七首
-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
- 和吴衝卿雪霁紫宸朝
- 沂溪怀正之
- 行淮东第六十
- 宫词
-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十九首
- 春景花飞减却春
- 次卿与余终日坐竹间以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为韵余得上七字
- 山鸟
- 七夕
-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 梅雨大水
- 上饶道中杂咏三首
- 落花
- 前出军五首
- 书邓子静耕隐
- 强颜寄任道子权
- 月下笛 · 闻促织感赋
- 海外苦寒
- 青玉峡龙潭
- 青阳度
- 题禹庙二首
- 送雍尧咨游青城
- 和程右史见贻
- 古从军行七首
- 齐越石方孩未过访
- 上陵二首
- 送兴化赵使君奏绩神都
- 倚栏
- 次韵元舆十绝休师携茶相过二首
- 吊曹觐
- 罗季作饯别
- 奉和实甫观察原韵其二
- 苦热
- 野步
- 西湖钱别瞿中书次钱学士韵三首
- 小雪初晴夜坐有怀倪若谷中舍
- 三过垂虹
- 和景仁元夕
- 自悼
- 秋怀二首
- 刺麻屯晓发
- 紫云洞
- 郴州鹿鸣宴
- 菩萨蛮 · 戏成六首
- 胥江司
- 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导鄙怀且嘲芳景自犹窃哂何况明公敢望臺慈勿尤尘渎为幸
- 再次前韵书怀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