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时
李逢时,字泰阶,台湾宜兰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科拔贡,同治元年(1862)应台湾道兼学政孔昭慈之聘为幕宾。同治四年(1865)李逢时因三姓械斗事件受牵累,避乱大湖庄,此后他仕途不顺,恐怕与此事有关。李氏诗中多咏兰阳当地风光兼及史事者,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所述地方史事可补史书之不足。 李逢时诗集目前仅见《李拔元遗稿》抄本传世,由北台文人李硕卿授与门生李建兴,复于1956年赠与宜兰文献会。其后文献会裁撤,该抄本下落不明,目前所见者乃陈长城藏本。陈氏谓此为「光绪年间基隆大儒保粹书斋主人李硕卿为之抄存,民国初年李氏门人省议员李建兴再为抄存」,可见此抄本乃辗转传抄而来,有毛笔与硬笔书写,字迹错杂,错误不少。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谓李逢时有《观澜草堂诗稿》,与今所见似非同一版本〖编者按:连横《台湾诗乘》所录四首皆今本所无,因此李逢时诗稿版本当不只一种。〗。目前宜兰县史馆所藏及龙文出版社王国璠总辑、高志彬主编《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三辑‧泰阶诗稿》,皆据陈长城所藏本复印(简称「汇刊本」)。然而此版本有部分与宜兰县史馆的复印本略有出入。今以宜兰县史馆《抄本》为底本,再与「汇刊本」及卢世标选编发表于《宜兰文献》二卷二期(称「宜兰文献本」)的内容互校。(黄宪作撰)
以下是李逢时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閒思二首
- 谪居黔南十首
- 斋居感兴二十首
- 左传 · 定公 · 定公十二年
- 唐多令 · 题聚仙图
-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 幽梦影 · 卷一 · 二十
- 述怀二首
- 梅仙山行
- 送真公还星岩精舍
- 本草纲目·草部·灯心草
- 先人旧题东山墓亭三绝
- 送安南裴都护
- 题征仕郎张公孺人区氏墓誌后
- 纪信
- 夜同朱吴李徐诸生集于茂才宅听歌
- 偶兴四首
- 春日书事五首
- 鹧鸪天
- 上咸平帅耶律寿
- 出塞曲八首
- 游庐山吊大林
- 长相思 · 和浚川韵六阕
- 寄孙元忠
- 重至濠上旧居
-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復叙次
- 陆探微员峤仙游
- 为僧题王牧之画梅
- 阿字行后作七首
- 十五夜南园纳凉
- 初知榆次县题新衙鼓上
- 寄伯康君实
- 陈都督者其尊人忠悯公死绥辽阳殊烈令弟朱明与遂球乡举同年比于留都相见甚欢爰赠以诗三首
- 次韵公实兄途中
- 送罗成之移居崇明其子季通亦之本州校官
- 哭虚庵陈郡侯
- 遇安阁
- 麻姑
- 感寓
- 居庸关
- 东所饯黄子任别余与景昌与焉饮罢告别东所云北都有询及者为拜覆景昌亦云然余独默默景昌诘余因应之曰自知潦倒
- 送郑编修
- 送陈醴源夫子旋里
- 三月十二日任伯卿承恩同门轩驺柱过留饮署斋家僮出瓶花置席右吟赏移时抵暮分数枝送归骑诘朝惠我隹什依韵奉酬
- 题十美图
- 题叶润臣侍读太常仙蝶图
- 寄妹用少陵韵
- 将至江州中流见庾楼慨然有感作庾楼行
- 累石作小山凿池引水注之
- 会稽颂
我爱学习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