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拼音版/注音版
zá shī。
杂诗。
chén zhào xīng。
陈肇兴。
míng hóng yóu bā huāng,
冥鸿游八荒,
huí xiáng fǔ liáo kuò xià shì dà zuǐ wū,
回翔俯寥廓; 下视大嘴乌,
fēi míng yī hé è。
飞鸣一何恶。
duó wǒ shù xià cháo,
夺我树下巢,
bái zhòu huì chú què pán huí wèi rěn fēi,
白昼喙雏鹊; 盘回未忍飞,
yù jiù jiē lì báo。
欲救嗟力薄。
shān liáng duō shā jī,
山梁多杀机,
pán dá shǎo liáng mù qǐ bù tú nán xíng,
磐达少良木; 岂不图南行,
suǒ hèn yǔ máo ruò。
所恨羽毛弱。
qiě cí lí xià yàn,
且辞篱下鴳,
yuǎn bàn yún zhōng hè zhì shēn míng mò jiān,
远伴云中鹤; 置身冥漠间,
zēng jiǎo hé suǒ zhe。
矰缴何所著。
huí shǒu xiè lǎo yā,
回首谢老鸦,
shèn wù zì tān jué yǔ wèi bǎi zhì niǎo,
慎勿恣贪攫; 与为百鸷鸟,
hé rú yī qiū è。
何如一秋鹗!。
陈肇兴,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经过,题为《咄咄吟》,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治三年(1864)事平,陈肇兴返回乡里,设帐授学,门生有杨馨兰、杨春华、吴德功、许尚贤等,多为俊才之士。著有《陶村诗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陈肇兴的《陶村诗稿》写至戴案结束止,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在形式上,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言志,诗作风格雄健豪迈。门人吴德功在《陶村诗稿》序文中谓,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诗史」。《陶村诗稿》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绪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毁于兵燹。后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书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编者按:据连横《台湾诗荟》创刊号〈遗集待刊预告〉云:「彰化陈伯康孝廉著有《陶村诗稿》八卷,版久毁失,印本亦亡。全台仅存二部,一在余处,一为云林黄君丕承所藏。」〗,另以杨氏本、文丛本合校,是为郑校本。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编为「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集第四册。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以下简称「杨本」)为底本,郑校本(以下简称「郑本」、「郑注」)为辅,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陈肇兴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