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蔡见先作品集
蔡见先
蔡见先,字振丰,又字启运,号应时、运时,以字行。清新竹县人。其先原籍福建同安,累世武职。蔡氏博学能文,喜兵书,好交游,时与诸名士诗文唱酬。光绪十二年(1886)将“竹社”、“梅社”改组为“梅竹吟社”,并担任社长。光绪十七年(1891)取中秀才,二十年(1894)迁居苗栗苑里。乙未割台之际,曾襄助表兄丘逢甲举兵抗日。明治三十年(1897),与鹿港文人洪弃生、许剑渔等共创“鹿苑吟社”。同年三月,应苗栗支厅长横堀氏之聘,担任事务嘱托,并授佩绅章。十月,又应苑里事务署长浅井氏之邀,编修《苑里志》,旋任苗栗办务署参事。明治三十九年(1906),与林痴仙、林幼春等人创立“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明治四十年(1907),任苑里区长。四十三年(1910),“奇峰吟社”因新竹县知事樱井勉离去,改由蔡启运担任社长。明治四十四年(1911)四月病逝,年五十七。蔡氏生平好击钵吟,其子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收录其击钵吟作百余首。所着《养余轩诗钞》,今已佚。〖参考《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报”栏,诗人作古,1911年4月25日,第三版;《汉文台湾日日新报》,“杂着”栏,蔡启运先生事略,1911年5月2日,第一版;鹰取田一郎《台湾列绅传》,台北:台湾总督府,1916年4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页710至711。〗 今蔡氏诗作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竹梅吟稿》、郑鹏云编《师友风义录》、《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蔡汝修编《台海击钵吟集》、《栎社第一集‧启运诗草》、曾笑云编《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等资料辑录编校。(江宝钗撰)

以下是蔡见先作品集:

[词]-[] - 蔡见先

纷纷牲醴闹头牙,膜拜香烧福德爷。农祝丰年商利市,醉人扶过比邻家。

[词]-[] - 蔡见先

大开灯市月争明,士女如云结队行。更有官民同乐意,管弦谱出太平声。

[词]-[] - 蔡见先

黎明爆竹换年光,共上大家欢喜场。一礼亲朋相问讯,春觞定作几天忙。

[诗]-[] - 蔡见先

鼕鼕声响报花知,上苑春和次第吹。

第一承恩随鼓转,沉香亭北海棠枝。

鼕鼕声鼓六宫知,绿瘦红肥尽弄姿。

独有江梅催不理,楼东更鼓一灯支。

羯鼓声中芳信驰,春风先上海棠枝。

红尘一骑飞丹荔,又是君王鼓掌时。

唐宫花信日嫌迟,击鼓恩同雨露施。

转笑海棠开到未,沉香春梦正迷离。

[诗]-[] - 蔡见先

苑里妇,一何工,不事蚕桑废女红。十指纤纤日作苦,得资藉以奉姑翁。

食不知味梦不酣,人重生女不生男。生男管向浮梁去,生女朝朝奉旨甘。

今日不完明日织,明日不完继以夕。君不见,千条万缕起花纹,组成费尽美人力。

[词]-[] - 蔡见先

广设盂兰好道场,慈和宫里闹跄跄。阇黎化食浑闲事,大众皈依拜鬼王。

[诗]-[] - 蔡见先

万叠山峦蘸碧空,身前身后感何穷。

几条白骨成灰易,一领青衫洒泪同。

昔日视师生亦壮,他时入地鬼之雄。

蓬蒿半亩逍遥境,留待修文宅此中。

是处佳城葬汝真,葬侬何处转伤神。

一锄未了三春梦,七尺仍留百岁身。

即有高碑休堕泪,断无疑冢去欺人。

买山不作生时计,芳草斜阳结净因。

鸡黍田庐惠屡叨,仙栖独惜未曾过。

生前户牖绸缪早,劫后河山涕泪多。

不待盖棺方定论,敢同临穴一高歌。

此诗情比延陵重,空向孤坟剑自摩。

[诗]-[] - 蔡见先

才把春山两道舒,眼波又转映霞初。

独怜近日枯于井,望断飞鸿一纸书。

[诗]-[] - 蔡见先

自来苦海不生波,醋海汪洋可奈何。

愿借慈航时一渡,免教风作打头多。

[诗]-[] - 蔡见先

转眼风霜三径深,白衣送酒是知音。

陶公老去头如雪,淡里交情说到今。

[诗]-[] - 蔡见先

不因夫婿议从轻,一疏森严上帝京。

博得九重温语答,美人未免太沽名。

[诗]-[] - 蔡见先

墓门拱木尚生存,奇事奇人两足论。

白发无情催老境,青山有约葬诗魂。

题碑主客何妨赘,同穴夫妻更见恩。

重九既过来独后,可怜辜负此吟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