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云
郑鹏云,字毓丞,一作毓臣、毓宸、育臣,号乌虖子、北园后人、鹭江市隐、稻香村人、鲲海逸民。原籍福建永春,同治四年(1865)因其父郑祥和任淡水厅儒学训导,遂卜居于竹堑。曾师事潜园名儒林奕图,光绪九年(1883)取进新竹县附学生,受知于台湾巡抚兼提督学政唐景崧。后与丘逢甲、汪春源、叶郑兰等,入海东书院,从台南进士施士洁学。乙未(1895)割台,避乱内渡。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返台,授佩绅章,十一月担任新竹厅嘱托,十二月东渡日本旅游。后往厦门,经营阜源钱庄。1901年往北京谒肃亲王,上书条陈兴革意见,未果。明治四十二年(1909)返台参加诗社活动,与台地文士多所唱和。大正元年(1912)西渡厦门,转至福州主事「瀛侨会馆」,1915年病殁于榕城(今福建福州)。郑鹏云为新竹「竹梅吟社」重要成员,亦屡受邀为「栎社」上宾,可惜无个人诗集传世。明治三十年(1897)与曾逢辰合纂《新竹县志》,对保存文献颇具贡献。曾编撰《师友风义录》,网罗闽台一百馀位诗家,五百七十馀首作品,分成内、外、附篇,为晚清闽台诗坛之重要资料,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上海日本绛雪斋书局出版。阮圣谟认为此书:「内编与附编多乡贤之作,吟闽台时事,咏闾里佳话;外编则感时兴作及东游纪实,均存府志别集未收之罕见史料。」王国璠则推崇云:「藉吉光片羽之珍,存知己一言之契。」同年又与王人骥、郑以庠等合编《送米溪先生诗文》,收录乙未割台后西渡厦门台籍士人之诗作。〖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今郑氏作品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台海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广台湾诗乘》、《台湾诗钞》、《台湾诗录拾遗》等编校辑录。(杨永智撰)
以下是郑鹏云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 玉楼春
- 偶题三首
- 大德歌 · 春
- 登楼寄王卿
- 水浒传 · 第八十九回 ·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 浣溪沙
- 题水仙兰花
- 看花吟劝陈世则酒
- 朱宸卿葬母
- 哭华姜一百首
-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 玉绳低建章
- 金缕曲 · 四首
- 黄金臺和吴实堂韵
- 谢岩秋日始集
- 长安春日
- 春尽出郊
- 牛弘
- 东门行
- 杪秋游金华芙蓉峯憩刘孝标读书处
- 笛家弄 · 柳耆卿
- 减字木兰花 · 为李小鲁题其先人手札。中言当时荐举使才,并及先仲父使日本事
- 次程斗山村居韵
- 访陈宗道不遇
- 次韵刘廷佐
- 潘景泰知县挽章
- 望北臺早发
- 水南庄即事
-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 赠朱彦晖
- 郊庙歌辞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
- 赠吴黄洲五首
- 赠人新姬二首
- 池口阻风奉寄唐杰
- 题李氏敬聚堂
- 春贴子皇帝阁六首
- 朱南剑輓词
- 雨过独坐
- 赵君惟谊清文介行坚苦笃实远来见访
- 江头绝句
- 金缕曲
- 淮南秋日感怀
- 同毛仲章玄墓山食樱桃
- 回波乐
- 七夕同欧崙山廷评袁平洲光禄金我玄舍人朱仲修集樑舅氏祠部宅得陵字
- 竹枝词三首
- 郑鲁门得停云馆遗砚
- 余试吏初期六十止今遂初愿喜而赋之
- 山斋閒咏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public/img/erweim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