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字泰伯,世称盱江先生、直讲先生。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举「茂才异等」不第,与范文正等友善,拥护「庆历新政」。倡立盱江书院(盱江在南城),教授生徒,从学者常数百人,世称「盱江先生」。宋仁宗皇祐初,由范文正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嘉祐中,为海门主簿、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卒,年五十一。盱江以文章知名,通经术,素不喜《孟子》,极斥释道二教,重农业生产。有《退居类稿》十二卷,《皇祐续稿》八卷。明成化间南城左赞编为《盱江集》(亦作《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外集三卷。事见《盱江集》卷首宋魏峙《李直讲年谱》,《宋史·卷四百三十二·〈儒林列传·李觏传〉》。
以下是李觏作品集:
女色无定美,宠至美则多。
士才无定称,用显称巳过。
长安小家子,粲粲秋池荷。
性慧不觉耻,母怜不加诃。
出户一囊麝,见人双眼波。
情动笑难止,语娇音屡讹。
都人口如沸,观者踵相摩。
因缘幸充选,恩泽成偏颇。
少费万金珠,一呼千绮罗。
佯愁惨白日,猛唾倾天河。
东邻有贤女,春绿涵修蛾。
花艳不裁剪,玉光无切磋。
自小固闻礼,藏头岂知他。
亲戚尚未见,媒官当奈何。
过时谁问访,生世就蹉跎。
岂不有配偶,市里或山阿。
岂不有奉养,舂饎与机梭。
列女不得传,乐府无人歌。
容华日衰落,涕泣坐滂沱。
富贵易修饰,贫贱多笑呵。
柳下无仲尼,小官终灭磨。
进退在勇决,迟疑两皆蹉。
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
进当取势位,健笔为干戈。
胡然守一节,独自埋随和。
佛繇西域渐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
若颛梵语及胡书,昧者虽从明孰与。
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结时贤为外助。
远公自昔来庐山,夸逞莲花邀社侣。
吁嗟君子遭乱邦,舍此未知何处去。
迩来一行善记览,啮破乾坤寻历数。
或攻文苑掠芬香,辞则贯休笔怀素。
其馀曲艺与小诗,布在人间难悉数。
贤豪大抵多怜才,引致门墙无龃龉。
其人既重法亦尊,羽翼大成根本固。
我缘山谷见不远,缁褐憧憧尽愚鲁。
坐量此去朋党衰,纤缟焉能拒强弩。
去年有使自番阳,手藉一函来我所。
发函乃是缘概书,千字满前云缕缕。
众人饱食已用心,欲噍伯英肥美处。
当时名士嘉其能,长序短篇联绣组。
因思幅员千万里,如师之能更几许。
以儒辅释日益多,何恤区区一韩愈。
- «
- »
推荐诗词古文
- 登
- 为有
- 杂感五首以不爱入州府为韵
-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三首
- 白日不照物
- 过陈公径二首
- 九日遇雨二首
- 答求谱
- 同秘书弟赋三老各一首老奴
- 满江红 · 其一十五丹桂
- 水龙吟
- 漫兴
- 清明
- 春日步出青溪寻
- 咏史
- 怨歌
- 减字木兰花 · 题宋何阁长鱼藻图
- 齐天乐 · 荣德山
- 题李伯时画马
- 宫词
- 瑞鹧鸪
- 岁暮杂题示儿復闻十首
- 镜
- 望郁孤臺
- 黑将军邀泛舟送黄判官雪中不得赴
- 五月七日宝安诸君子招泛龙潭八日復泛篁村同观竞渡客有歌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之句者因以为韵人赋十章邓玄度
- 题荻湾钓叟二首
- 人日杂感
- 以和靖处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为韵赋诗十四首
- 送张希之还楚二首
- 远游篇
- 或有劝余復官者诗以答之
- 吉州夜行
- 竹肉行
- 门巷
-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鬆坡大宰韵长林社谕
-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
- 赠大理寺丞陈公挽辞
- 赠沈尹北征
- 华藏经堂阻雨
- 谢琴南寄文为寿
- 春事
- 善卷坛
- 粤秀山
- 销带解嘲
- 咏陶潜
- 晋康八景诗香山古蹟
- 征妇怨
- 题慧聚寺
- 自题画梅
我爱学习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