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王铎的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师古临帖是独具特色。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惊喜万状,称赞道:“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产量甚丰,仅五言诗就愈万首,明谈迁《棘林杂俎·仁集》存有4954首。王铎的诗文集有《拟山园初集》17册,《拟山园选集》82卷,有文震孟、黄道周等序,另有《拟山园文选集》32卷,遭禁毁。王铎是以文学书艺而优则仕,入清以后更以赋诗属文为乐。
以下是王铎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
- 龟堂杂兴十首
- 明日復作一首自解
- 四月二十九日作
- 题青云馆
- 夜读
- 再和仇粹夫
- 送春
- 金莲出玉花法门寺李生求
- 司农笏
- 西湖棹歌词
- 冬日晚照书怀
- 五禽言
- 对雪怀刘朝信
- 次韵江西李相君七咏双莲阁
- 劝粜词
- 书怀
- 酴醾
- 罗浮山三十咏
- 桃叶歌二首
- 疏影 · 梅花
- 牡丹忽枯悴
- 寄李顺德于鳞
- 南行感怀四十首
- 张义立
- 林处士祠
- 苏文忠天际乌云卷九首
- 杂曲歌辞杨柳枝
- 书故三司副使陈公诗轴后
- 寄远
- 东王公哀十首
- 寄李谨之
- 次韵和宗郎中中秋不饮
- 汉老弟寄诗三绝情见乎辞使人愈增离索之感依韵和其诗
- 昼寝正酣以二十韵诗来亟为次韵
- 多稼亭有作
- 论诗绝句四十首苏李
- 初到延平会四邑宰
- 高安别苏野
- 和子贤秋日晚望
- 秋兴五首
- 次韵叔方寄沈仲说
- 和荅衍斯道见贻
- 送刘季德归南海
- 新居
- 高士亭题壁
- 余藏丁龙泓诗谢南屏五世法祖烎老人送檀香米之作即次原韵题其上
- 次韵张怀安喜雨诗
- 送蔡禹津应试
- 题隐者所居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