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狸为什么要修水坝?
在有河狸出没的地方,人们常常可发现,原本畅通的河道或溪流中会冒出一些树枝堆,形成了一座可供人们步行通过的柴禾桥。是谁做的好事?没有别人,只有河狸。
河狸是半水生性植食啮齿动物,体长可达1米,体重可达30千克,产于欧亚大陆,善于用它们锋利的门齿咬断树枝,在河流中修筑水坝,被誉为“动物界的建筑师”。中国的河狸为蒙新亚种,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地区乌伦古河水系的河谷森林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河狸以幼嫩的小树为食,以灌木和中型的乔木作为构建巢穴的材料,用来防御捕食性动物的攻击。河狸夏季分散居住,冬季则集中居于越冬巢中,还开掘暂居洞。在一个河狸家族栖居的巢穴区域内一般围绕越冬巢分布,距离越远,洞穴的数量越少。河狸筑巢在水中央,巢口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这样,陆生天敌就很难接近,而自己则出入自如。有时候,因为水位上升将要淹没巢口,河狸不得不啃咬“天花板”取土,垫高巢室,结果有时会把“天花板”咬破,不得不在屋顶堆起树枝和土进行修缮,形成一个地面巢和一个新巢室,下次水位上升就直接迁至新巢室躲避。遇到大旱之年,水位下降,巢穴就有大暴露的危险,那可就非常不妙了。这时河狸又想法子啦,它们在巢穴下游筑起大坝,形成一个小型水库蓄水,来抬高水位,使洞口始终维持在水面上下。大坝由树枝和泥石分层筑成,非常坚固,可以长达10多米,人走在上面都不会有问题。
河狸在主动改变和塑造环境方面的才干,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