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饿鼻子越灵吗?
放学后参加补课,回家时已是晚餐时分。饥肠辘辘的你即使离家门还有十几步的距离,从门缝里逸出的轻微饭菜香味已使你垂涎欲滴,甚至足以让你猜测饭桌上会有哪几道菜……所以,凭着直觉,多数人对本文标题会毫不犹豫地答道:“那还用问,当然越饿鼻子越灵啦!”
直觉可信吗?有些科学家偏不相信直觉,而要用实验来帮自己做出判断。他们中有人请来实验鼠“帮忙”。先把它们分成两组:一组喂得饱饱的;另一组,很抱歉,只能暂且饿上好一阵。随后,在所有老鼠的饮用水中都溶入微量具有异味的、会打扰饮水“兴致”的物质。他们发现,喂饱的老鼠满不在乎地喝了不少,饿肚子的老鼠则对被动了手脚的水不太感兴趣,喝得少得多。看来饥饿的确让老鼠的鼻子更灵了!
那么我们人类呢?有科学家使用精密仪器,测量了人们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嗅气味时鼻子吸气的幅度,结果发现,越饿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吸气越深,这显然有助于嗅觉的提升。
另一些科学家则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以上的“老鼠实验”,只不过这次不需要用难闻的饮水招待实验对象,让他们自己报告闻没闻到气味就成了。这回的实验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如果气味来自和食物无关的物质,比如乙醇,饥饿果然能够使人的嗅觉更灵敏;如果面对各种食物散发的气味,空腹者的嗅觉成绩倒还不如刚用完餐的人。也就是说,越饿真的可以让你的鼻子越灵,但仅仅是针对非食物性气味而已!如果想搜寻房间的哪个角落里藏了美食,也许吃饱后再用鼻子闻更容易成功呢。
你瞧,这些“多事”的科学家的实验最终得到了回报。现在,他们给“越饿鼻子越灵”这句话打上了大大的问号。今后,他们还会更详尽地研究各种气味和饥饿状态的关系,以及“肚子”影响“鼻子”的原因。
【知识点】大白鲨的嗅觉
大白鲨的嗅觉在海洋动物中遥遥领先。动物伤口流出的鲜血,即使被海水稀释到百万分之一,相当于一滴血掉入了“水立方”的游泳池中,在500米之外游弋的大白鲨也能嗅到,并恶狠狠地追踪而来。
中国三国时期的学者王肃(195—256)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在他编纂的《孔子家语》中写下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的名句。意思是进入摆满了芬芳的兰花的房间,如果时间久了,就不再能闻到香气。他以此告诫人们要和品行端正的人交往,不知不觉也会使自己的操守有所进步。这句话本身朴素地反映了“嗅觉适应”的现象,即如果受到同一种气味持续刺激,我们对此气味的嗅觉敏感度会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对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分子,相比其浓度绝对值,我们肌体更感兴趣的是其浓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