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沿海地区夏天经常有台风?
台风特指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强热带气旋,是湿热洋面与不稳定大气催生出的剧烈天气现象。从高空看,台风就是一个旋转移动着的螺旋形巨大云区,中心有个无云的圆眼,称作台风眼。整个台风系统的半径从数百到上千千米不等。台风眼内一般风平浪静,但其周围却是由高耸的云墙围绕形成的区域——台风眼壁,有极为猛烈的风雨。台风登陆造成风灾最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台风眼壁所过之处。
为什么台风偏爱在夏天来袭?其他季节会不会有台风来犯?人们观测发现,西北太平洋每年从1月到12月都可能有台风生成。例如气象记录显示,1955年1号台风“Violet”生成于1月2日。但是由于夏季西北太平洋的天气条件最容易满足台风的生成条件,台风主要发生在5月到12月,尤其集中在7月到10月(占总数的70%)。这些热带气旋在炎热潮湿的热带洋面上形成后,一般会被副热带高压南缘的东风引导着向西移动,其中一些到达北太平洋西岸——中国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里,登陆中国大陆的台风每年平均7个以上。实际上,不同年份之间具体个数相差很大,1961年有9个台风登陆中国,而1998年却一个都没有。当台风接近中国沿海时,移动方向、速度等会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而不同。大多数台风会在东南沿海登陆并进入内陆,有的则会持续向北移动到北方地区。例如2011年超强台风“梅花”,从福建到东北,几度看似登陆又改变“主意”北上。它在海上移动了11天,把中国沿海地区几乎影响个遍,最终放弃中国在朝鲜登陆。
每年,特别是夏天,中国沿海地区都要防范台风的袭击。台风登陆所到之处,山林被摧毁、港口被淹没、屋顶被掀翻、围墙被冲垮……气象部门统计,在中国每年的台风令数千万人受灾,平均直接损失数百亿元人民币。有个别极端的台风,如2006年的“桑美”,就是伤人数百、毁坏财产上百亿元人民币的“杀手”。
台风为什么能造成如此巨大的灾害呢?科学家估算过,一个台风所制造的风能相当于每40分钟引爆一个百万吨TNT当量的核弹所释放的能量。在强台风中,台风眼壁的风速可高达上百千米每小时。强风掀起的风暴潮常常淹没港口、推翻大坝。如果当时恰逢天文大潮,破坏力会更巨大。除了狂风和风暴潮,台风还有一个杀手锏——强降水,暴雨和潮水引起的洪灾是台风另一个致命武器。2009年的台风“莫拉克”被称为“最湿的台风”,两天内在台湾南部六县降下平时一年的雨量。
大自然形成破坏力如此巨大的庞然大物也并非易事。经过大量统计研究,人们发现台风形成大多需要几个条件:一是较高的海表层温度(不低于26.5℃)和空气湿度;二是足够强的地转偏向力,也就是形成于南北纬5°~25°附近海域;三是存在初始涡旋,有足够的时间发展成熟起来,不致很快填塞消失。当这些条件具备以后,海上的一些初生系统就有可能不断壮大,形成台风。
随着台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台风生成的基本条件。大家越来越希望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每一个可能发展成台风的初生系统的发展和演变趋势。台风的生成和变化机理目前还是个开放的研究前沿,需要很多科研工作者继续努力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