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天文

天文学家怎样证实河外星系的存在?

成语“天外有天”,常用以描述人的认识或能力总是有限的,而认识事物的过程却是无限的。在天文学上,“天”可以理解为“宇宙”,天文学即研究宇宙和天体的自然科学学科。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间有三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式事件: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建立第一个银河系模型,以及1923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证实河外星系存在

在哥白尼时代,人们心目中的宇宙只限于太阳系,范围仅为几十天文单位,对太阳系外的恒星世界则不甚了解。赫歇尔把视野拓展到太阳系外,确认了由众多恒星构成的银河系存在,尺度约10万光年。那么,银河系之外的宇宙又如何呢?

赫歇尔尝试确定银河系结构之前,17世纪中叶,已有人注意到夜空中除了点状的恒星外,还可看到一些外形颇不规则的云雾状暗天体,并取名为星云。自然哲学家开始自问:“银河是否已构成了整个宇宙?”在当时显然没人能给以正确的回答。

对事物的认识总会有一个过程。1750年英国人赖特猜想,有些星云可能是银河系般的庞大恒星系统。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更明确提出,银河系存在无数个与银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后人称之为河外星系星系),并明确指出,早先发现的仙女星云就是这样的河外星系。赖特和康德的观念也许可称之为天才的猜想,但并无科学证据。那时,天文学家对星云的本质缺乏了解,更不知道它们在银河系之内,还是位于银河系之外。

赫歇尔试图通过实测来寻找答案。这位科学大师认为,如果经望远镜的放大后,星云能分解成一颗颗恒星,那么所观测的星云就是星系,否则,星云便是银河系内的云团。然而,观测结果表明,一些星云确实能被分解为恒星,但也有不少星云在望远镜视场内仍是模糊一团,这使赫歇尔深感迷惑不解。赫歇尔这样的大科学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尚无法判断,同时代的其他人,就更无所适从了。

实际上,赫歇尔的思路并非完全正确,因为那时的所谓“星云”包含了三类性质迥异的天体:银河系内的气体尘埃星云、银河系内的星团,以及河外星系赫歇尔的望远镜能分辨为恒星的“星云”,只是星团。而银河系内的气体尘埃星云,或者是河外星系,都是当时的望远镜无法分辨的。

此后的100多年内,关于“星云”的本质仍无明确的定论。1920年4月,美国科学院为此举办了一次“宇宙的尺度”专题辩论会。会上,持对立观点的两位著名天文学家柯蒂斯和沙普利各抒己见,相持不下,最终也未能得出明确的结论性意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测定“星云”的距离:若观测的“星云”同我们的距离远大于银河系的尺度,且又可分解为恒星河外星系存在便可得以肯定,否则“星云”便是银河系内的天体。

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的发展史也就是它的主要观测设备——望远镜的发展史。望远镜口径越大,越能看到更暗的天体,分辨率也越高。为此,人们不断追求建造更大的望远镜。随着大口径望远镜的面世,最终证实河外星系存在的时机历史性地落在了哈勃的身上。

1917年,美国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54米口径反射望远镜。1923年10月5日,哈勃用这架望远镜观测了仙女星云。在高分辨率照片上,仙女星云的外缘被分解成一颗颗恒星哈勃在其中辨认出了一些造父变星。这些造父变星离我们的距离是可以测定的。哈勃据此推知仙女星云的距离约为100万光年(现代结果为240万光年)。尽管当时对银河系尺度还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但据各种估算它的大小不会超过30万光年。因此,仙女星云远在银河系之外,无疑是一个河外星系,故应更名为“仙女星系”。这一年,哈勃才34岁。

哈勃的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早年就对“星云”表现出极大兴趣,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他大胆地把“星云”分为“银河星云”和“非银河星云”两类,但对自己观点的表述颇为谨慎,还提醒别人不要轻易把“非银河星云”理解为它们就处于银河系之外。直到测出仙女星系的距离后,哈勃才确认了河外星系存在

今天,人们已确知宇宙存在着上千亿个星系,它们是宇宙物质结构形态的基本单元。对星系的研究已成为天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星系天文学。

【知识点】仙女星系

梅西叶星云星团表编号为M31,NGC表编号为NGC224,因位于仙女座而得名。它是离银河系最近的巨旋涡星系,距离约为240万光年,肉眼勉强可见。“个子”比银河系还大,主体直径约为13.3万光年,质量超过银河系的2倍。

【科学家】康德

伊曼纽尔·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在自然科学领域亦颇有建树,他在天文学上最出名的是于1755年率先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

【发散思维】哈勃为什么被称为“星云世界的水手”?

【本文关键词】河外星系 星系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