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古生物

如何给恐龙起名字?

科学家发现新的恐龙化石后,会和已知的恐龙进行对比。如果确认该化石不属于已知的任何恐龙,就会给它起个新名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也会经常犯错误。一种情况是把不同恐龙当成同一种恐龙。比如,把在中国内蒙古毛尔图发现的一种恐龙归入吉兰泰龙,但后来发现它实际上代表一种不同的恐龙,于是重新给它起名叫鲨齿龙。另外一种更常见的情况是把同一种恐龙的不同个体当成了不同种恐龙。比如,在新疆发现的一种叫作鄯善龙的恐龙后来被发现是特暴龙的幼年个体。

像绝大多数其他生物一样,一个完整的恐龙名字由两部分组成,也就是常说的双名法。这一方法是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耐在1768年出版的《自然系统》中首次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每个物种名字的前一部分是属名,后一部分是种名。不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文名不是正式的名字,而是从正式的学名翻译过来的。由于习惯的原因,中文名一般把种名放在前面,而把属名置于后面。在翻译过程中,还会常常出现同一个学名被翻译成不同中文名字的情况,比如“Dromaeosaurus”就被翻译为“奔龙”和“驰龙”,“Caudipteryx”被翻译为“尾羽龙”和“尾羽鸟”。一般来说,应尽量采用那些遵循原意和符合该物种演化地位的翻译名。当然,有时翻译名被广泛引用,就不好纠正了。比如“Sinosauropteryx”被翻译为“中华鸟龙”可能更妥当,而尽管“中华龙鸟”这一翻译名有些误导,但已经被广泛引用,故一般就采用了这一中文名。

恐龙研究者如果发现一个不同于已知所有属的新恐龙,就会取一个新属名和一个新种名,组合成一个新的双名;如果研究者发现一个新恐龙可以归入一个已知属,但不同于该属中的其他种,就会取一个新种名,把老属名和新种名组合起来,成为这个新恐龙名字。不管是属名,还是种名,其来源常常有三种:一是用来纪念或表彰某个人,像对某一研究方向做出巨大贡献的学者,或者是化石的采集人;二是按照化石发现的产地命名;第三种方式是根据化石的特征命名。具体如何命名,完全由化石的研究者来决定。这里举几个例子。二连巨盗龙的种名来源于其化石发现地,属名来源于其巨大的体形;杨氏朝阳龙的种名是为了纪念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而属名则来源化石发现地;多棘沱江龙的种名来源于该恐龙背部的棘板,属名则来源于其产地。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因为大多数恐龙属中只有一个种,所以人们在称呼恐龙名字的时候就常常只用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