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药开发像“选秀”?
走入药店,我们会看到琳琅满目的药品。无论是盒装的、瓶装的还是袋装的,每种药品从开始研究到最终摆上药店的柜台,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经历。美国医药界的专家称,研发一种新药,通常需要12~16年的时间,平均费用高达7000万美元。其他国家新药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也差不多。更何况,有更多的药物在研究阶段就因为各种原因而“夭折”,最终没能变成商品。
开发新药的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研究新药成分的阶段,需要2~10年的时间。要获得一种合适的新药很困难,研究新药成分的成功率只有1/10000。接下来进入临床动物测试阶段,只有12%的新药能够通过动物测试。动物实验获得成功后,药物才有可能开始人体实验,选取若干健康的志愿者进行测试。人体测试一般至少分三个阶段,选取志愿者的人数由几十人逐步扩大到千人以上。人体测试通常需要好几年的跟踪研究,只有获得65%以上的成功率后,才能送给官方审批,有95%的新药可获得批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物学家就像是“选秀”娱乐节目的评委。他们首先根据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结构等属性,从数千万种天然和人造化合物中“海选”出1万多个可能有用的分子进入第一轮评比。接着,他们把这些化合物的相关资料输入到计算机中,让计算机充当评委,把那些不易成功提取或合成的、成本过高的化合物淘汰掉。在第二轮评比中,那些并不太适合作为药物(比如毒副作用较强)的化合物会被PK掉。这样一轮轮地评比下来,最终只有几十个化合物进入决赛。药物学家再次登场充当评委,采用实验的方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考评”,大赛的“总冠军”就是药物学家要找的新药有效成分。当然,最终这种药物能否成为药店中的“明星”,还得看它的药效究竟有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