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为什么离开平行公理不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欧几里得几何中,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等于180°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定理。这个定理是怎样证明的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设有三角形ABC,其三个内角分别记为∠A,∠B和∠C。在顶点A处延长BA至D,并过顶点A作一条直线AE与BC平行。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就可得到∠B=∠EAD和∠C=∠CAE。于是可推出∠A+∠B+∠C=∠A+∠EAD+∠CAE=180°。

检查上述证明过程,我们发现,这里最为关键的是用到了下列命题

命题1:在平面上,过一条给定直线l外的一点P,可以作一条而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给定直线l平行

几何中,人们通常称这一命题欧几里得平行公理,或简称为平行公理。

这里,所谓公理是指非常基本的几何事实,是被公认成立而无需证明的,并作为今后推理的基本依据。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列出了5条公理:

公理1:任意两点之间可以连一条线段;

公理2:线段可以任意延长;

公理3:以任意给定点为中心,可以用任意给定线段为半径作一个圆周;

公理4:所有直角都相等;

公理5(平行公理):通过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有且仅有一条不与该直线相交的直线

其实在《几何原本》中,平行公理的原始形式与上述形式有所不同,后人把它改成与原始形式等价的这种形式。其原始形式为:如果两条线段与另一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同侧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段在这一侧无限延长后必相交。

前4条公理较为简单明了,很容易被认可接受。唯独公理5让人觉得有点复杂,特别是其原始形式,看上去更像是一条定理。于是,很早就有人试图证明它。这里,所谓证明就是用逻辑论证从前4条公理把它推导出来。

这种努力一直持续了上千年,不知耗费了多少有才华的数学家的精力与时间。曾经多次有人公开宣布已经证明平行公理,但后来都查实,他们的证明中都用到了与平行公理等价但未加证明命题,其结果是什么也没有证明。但他们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人们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形形色色的与平行公理等价的命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平行公理与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这个命题等价。这也就是说,若前者成立则后者一定成立,并且反过来也对。

现在,我们来证明平行公理与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这个命题等价。前面已经证明,由平行公理可以推出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现在我们只需要说明,从三角内角等于180°能推出平行公理。下面,我们假定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这一命题成立,要由此推出平行公理成立。

考虑一条直线l及直线外一点A。过A点作一条直线AB垂直于l,并交l于B点。然后,过A点作一条直线AC,使它垂直于AB。那么,AC所代表的直线一定平行于l。因为,如果不是这样,AC经过适当延长一定与l相交。设其交点为D,那么三角形ABD的内角和则大于180°,导致矛盾。这样,过A点我们已经作了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平行。下面只要说明这样的平行线只有一条。假设过A点又有一条直线AC'平行于l,由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可以推出:两条平行线被另一线段所截,其内错角相等。于是,∠BAC'=90°。这表明AC与AC'代表同一条直线。这就证明了所要的结论。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看到:离开平行公理,也就无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等于180°。因此,不依靠平行公理而直接证明三角内角和为180°的想法,同样会失败。

历史上证明平行公理的努力不断失败,这促使人们开始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既然欧几里得平行公理不能证明,那么用下面的公理替代它,其结果会如何呢?

命题2:在平面上,过一条直线l外的一点P,至少可以作两条直线与给定直线l平行

著名德国数学家高斯,以及两位年轻数学家——俄国的罗巴切夫斯基与匈牙利的波尔约,先后做了这样的探索。他们用现在的命题2去替换欧几里得的平行公理,而保留欧几里得的其他公理不变,推演出一系列的几何命题。这些命题虽然与欧几里得几何不同,但也都是经过严格证明的,且相互之间不产生矛盾,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几何体系。高斯把这种新的几何学称为非欧几何,很多人也把它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命题2也就称为非欧几何平行公理。

在这种新几何中,有些定理与欧几里得几何的一致,如描述三角形全等的SSS、SAS和ASA三个定理。但有更多的其他定理则与欧几里得几何大相径庭。在这种新几何中,每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小于180°。这样一来,在非欧几何中,不可能存在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由于没有矩形,三角形的面积也就不再等于底边乘高的一半。

在高斯看来,欧几里得几何适合于一个不大的范围。他很早就质疑欧几里得几何三角内角等于180°在大范围内的必然性。他测量了欧洲三个山峰之间的夹角,希望证实在大范围中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但因仪器的精度不够而以失败告终。

非欧几何的出现是人类在空间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在当时的数学界曾引起巨大的震动,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后来由于非欧几何的模型的发现,这种争论才逐步消失。非欧几何的建立,打破了欧几里得几何的“一统天下”。此后,出现了各种几何,它们从不同的公理体系出发,以不同的视角描述了现实世界的几何性质。最值得一提的是黎曼所建立的“弯曲空间的几何”。这种几何理论后来成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

【科学家】罗巴切夫斯基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俄罗斯数学家,非欧几何的早期发现人之一,独立发展了非欧几何

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尝试证明平行公理(等价于欧几里得第五公设)均未果。罗巴切夫斯基发现,如果否定第五公设,而假定“过直线外一点可以有多条直线不与原直线相交”这一对立命题,可以建立一种全新的几何学,却不产生任何矛盾。1826年,罗巴切夫斯基宣读了他关于非欧几何学的论文,未被通过。后来,他又用几种文字出版了自己的各种著作。直到去世后12年,他的这一工作才得到了承认。

【发散思维】为什么在地球上向左转、起步走三次也能回到出发地?

【本文关键词】平行公理 非欧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