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水浒传解读

李逵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发布时间:2021-01-05 栏目:阅读 投稿:幸福的楼房

仅仅从外形上看,李逵是非常强悍的,但外表强悍不等于内心强悍,李逵其实没有安全感,有事例可以证明。

第五十四回‘入云龙斗法破高廉,黑旋风探一穴一救柴进’有这样的情节:宋一江一打入高唐州,发现柴进被扔到一个枯井里,有八九丈深,想要人下去探一探。李逵自告奋勇道:等我下去。但紧接着他又说:我下去不怕,你们莫割断了绳索。吴学究道:你却也忒一奸一猾。世间事也真是奇怪,有些人明明直一性一,却常常说出些一奸一猾的话来,象李逵。有些人明明一奸一猾,言语之间却尽露的是忠厚诚恳之意,比如宋一江一。就连吴用这么个谋士也理直气壮地说李逵一奸一猾李逵自己仿佛也当之无愧似的,李逵果真是个一奸一猾的人吗?

不过,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李逵竟会有这样的担心。他不是最信任他的宋一江一哥哥吗?不要说彼时的宋一江一也没有害他之心,即便想害他,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这种地方,这种情况下害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的判断应该是这样的。换了是其他任何人都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也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但是李逵偏偏就这么说了。貌似有玩笑话的嫌疑,但也表达的是真意思。他是真的担心,否则不会说出来。由此也可以证明:他不具备成年人的判断能力。他判断事物依靠的是本能,是儿童的判断方式。

柴进被拉上去以后,宋一江一等忙着看视柴进,果然忘了尚在井下的李逵李逵大喊大叫才被拉了上来。他上来立即连跳带骂:你们都不是好人……李逵的反应完全是儿童的反应方式。他一直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这件事情多少可以证明他也没有安全感,而且比别人更甚。我甚至有些怀疑:他对宋一江一是不是真的那么信任?一个人崇拜某人一爱一某人并不代表他就一定信任这个人,就象有些孩子依赖母亲一爱母亲却未必信任母亲一样。事实上很多孩子都遭遇过被母亲抛弃的命运,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幼小的孩子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李逵虽然有个老母,看得出他也很一爱他的母亲,但他的老母显然很无力,不能给他提供安全和保护。这也就意味着无法信赖。

为什么会有不安全感?他健壮如牛,一脸的魔相,黑旋风的大名令人闻之丧胆。他天不怕地不怕,怎么也会有不安全感?其实了解了他的身世就不难理解了。

李逵出生在沂州沂水县百丈寸,世代务农,是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佃农是社会的最底层,连平民还 不如,一生辛苦只为他人劳作,最后留给自己的只够活命。他的身世比武松还 差。那样阶层的孩子一出生就如蝼蚁一般任人可踩任人可欺。

往往那个阶层的孩子最终会形成两种分化,一种象他哥哥那样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只求一碗羹。另一种象李逵那样不安分,一爱一闹腾,横一冲一直一撞、另辟蹊径。

李逵从小一爱一打架,打架可以让他获得安全感,打赢了他就觉得强大了。每每从打架的过程中他会获得力量,底层社会常会有这样的人,武松其实也一样,他们只能从打斗中寻找自我。他们用身一体的强大抗拒内心的无助,他们其实都很无助,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一体在一次一次打斗的过程中越来越强健。他们扶摇直上的长,终于长成了钢铁一样的汉子。但是,无论他们的外在多么彪悍,他们的内心依然是脆弱无助的。

不安全的感觉一直都伴随着李逵,所以他才总会露出一些小狡猾他的不安和担心只不过是本能的自我保护,因为他骨子里其实一直都是弱者。李逵狡猾是类似儿童的狡猾,和成年人的狡猾是不一样的。成一人的狡猾往往带有目的一性一和主动一性一,例如宋一江一和吴用设计迫使卢俊义上山,就是明显的有目的。儿童的狡猾更多的是用来自我保护。李逵身上无论是狡猾还 是好斗的特点本质上都是为了自我保护。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好斗的特点发展的有点极端和过分。

相关推荐:

施耐庵怎样表达人物情感?

林冲是怕强凌弱之人吗?

他们为什么要找死?

血溅鸳鸯楼是武松人生的大转折

武松为什么总显得骄傲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