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懂点常识

准确把握排卵日

发布时间:2021-01-10 栏目:阅读 投稿:甜甜的皮带

1.根据生理周期推算排卵日正常育龄妇女每个月来1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第1天,称为1个月经周期。28天是一般月经周期的平均日数。实际上,月经周期日数可能短至21天,或长至35天,只要其间隔是规则的即可视为正常。排卵在一个月经周期中只发生于某一天。妇女的排卵日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即从下一次月经的大概日期向前倒数14天)。离开卵巢的卵子在24小时之内受精能力最强,而男子的精子在女子生殖道内可维持2~3天的受精能力,故在排卵的前后几天里性交容易受孕。根据排卵月经之间关系,可以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排卵期。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在排卵前的3天内和排卵发生后的1天内发生的性交,最容易怀孕,所以称为最易受孕期。推算方法:例如,某女性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2.根据基础体温推算排卵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如说话、进食或起床等)之前所测量到的口腔体温。一日当中,清晨醒来时是测量基础体温的最佳时机。正常育龄妇女的基础体温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变化,这种体温变化排卵有关。正常情况下,妇女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因卵巢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酮会使体温上升0.4~0.6℃,使体温呈现高低两相变化。高温期约持续12~16天(平均14天)。若没有怀孕,黄体萎缩停止分泌孕酮,体温下降,回到基本线,月经来潮。若已经怀孕,因黄体受到胚胎分泌荷尔蒙支持,继续分泌孕酮,体温持续高温。若卵巢功能不良,没有排卵也没有黄体形成,体温将持续低温。因此,正常妇女的基础体温曲线上体温急剧下降的一天就是排卵日。3.根据宫颈粘液推算排卵日随着排卵月经周期变化宫颈粘液的量和性质也跟着发生变化。在月经周期中,先后出现不易受孕型、易受孕型和极易受孕型3种宫颈粘液。 (1)不易受孕型宫颈粘液:为月经周期中的早期粘液,在月经干净后出现,持续3天左右。这时的宫颈粘液少而粘稠,外阴部呈干燥状而无湿润感,内裤上不会沾到粘液。这种感觉的天数在每个周期里可发生变化,在长周期里可能天数很多,在短周期里可能很少,甚至没有。此为阴部“干燥期”。 (2)易受孕型宫颈粘液:这种粘液出现在月经周期中的第9~10天以后,随着卵巢中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粘液逐渐增多,稀薄,呈乳白色,这时外阴部有湿润感。干燥感的结束正是粘液的开始。如果月经后没有干燥日,表示粘液已经开始,分泌物发生变化,预示着可孕性。可以妊娠的期间是,排卵前有粘液的日子到排卵日后的三天内。 (3)极易受孕型宫颈粘液排卵前几天,雌激素进一步增加,宫颈粘液含水量更多,也更加清亮如蛋清状,粘稠度最小,滑润而富有弹性,用拇指和食指可把粘液拉成很长的丝状(可达10厘米以上),这时外阴部感觉有明显的湿润感。一般认为分泌物清彻透明呈蛋清状,拉丝度最长的一天很可能是排卵日,在这一天及其前后各3天为排卵期。卵巢排卵后,黄体形成并产生孕激素,从而抑制子宫颈细胞分泌粘液,所以宫颈粘液又变少而粘稠,成为不易受孕型宫颈粘液,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妊娠期自成熟卵受精后至胎儿娩出,一般为266天左右。为便于计算,妊娠通常是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足月妊娠约为280天(40周)。一旦确诊妊娠,便可预计孩子出生的时间,这在医学上称为“预产期”。大部分准妈妈在预产期前后2周内分娩。对于月经不准或是不太清楚末次月经日期的孕妇来说,用B超核对预产期特别有帮助。     计算预产期的步骤:(1)找出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日期。(2)在月份上减去3或加上9,在日期上加7,就得到预产期日期。如果日期得数超过30,月份顺延到下月,日期减30。例如:末次月经是2004年2月5日,则月份=2+9=11;日期=5+7=12,即预产期为2004年11月12日。又如:末次月经是2004年9月5日,则月份=9-3=6(或9+9=18,即相当于2005年6月);日期=5+7=12,即预产期为2005年6月12日。再如:末次月经是2004年2月25日,则月份=2+9=11;日期=32-30=2(即25+7=32,相当于下个月的2号)即预产期为2004年12月2日。G文章发布在 懂点常     识网 懂    点常识网 我爱学习网 dongdianchan    gshi.com

相关推荐:

存放牛奶的窍门

小枣桂圆莲子汤可治肾虚

醋花生可防治动脉硬化

雷电是怎么形成的

角速度与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