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二级建造师

​201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阶段练习题1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有魅力的板凳

想要一次性通过二级建造师的你,一起来看看小编为你准备的201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阶段练习题1,想知道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网站更新。

2019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阶段练习题1

1.属于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是()

A.改性沥青稳定碎石

B.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

C.沥青玛蹄脂碎石

D.沥青混凝土

[答案] A

[解析] 改性沥青稳定碎石属于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属于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玛碲脂碎石属于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的结构是()

A.级配碎石

B.填隙碎石

C.级配砾石

D.级配碎砾石

[答案] A

[解析]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3.下列不属于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是()

A.听取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报告

B.按交通部规定的办法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工程质量等级

C.检查施工自检报告、施工总结报告及施工资料

D.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答案] C

[解析] 竣工验收的主要工作内容:(1)成立竣工验收委员会。(2)听取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报告。(3)听取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报告及工程质量鉴定报告。(4)检查工程实体质量、审查有关资料。(5)按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办法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工程质量等级。(6)按交通运输部规定的办法对参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7)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8)形成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

4.由建设单位主持,检查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评价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是否可以移交下一阶段施工称为()

A.竣工验收

B.中期验收

C.交工验收

D.工序验收

[答案] C

[解析] 交工验收是检查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评价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是否可以移交下一阶段施工或者是否满足通车要求,对各参建单位工作进行初步评价。交工验收由项目法人负责。

5.关于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简称为RTK技术

B.该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C.该技术是全站仪与GPS测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D.该技术可以布设各等级的路线带状平面控制网

[答案] C

[解析] 实时动态定位技术(PTK),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动态定位模式可以布设各等级的路线带状平面控制网、路线中线、构造物等测放工作。

6.桥梁护网结构形式不包括()

A.电焊网

B.SNS主动防护网

C.钢板网

D.编织网

[答案] B

[解析] 桥梁护网主要设置于天桥或主线下穿的分离立交以及主线上跨铁路或等级较高的其他公路的分离立交上,用于防止杂物落在桥梁下方的道路行车道上,保证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它主要包括钢板网、电焊网、编织网和实体网等结构形式。SNS主动防护网是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的,不是桥梁护网的结构形式。

7.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线放样宜采用()进行测量放样。

A.切线支距法

B.偏角法

C.穿线交点法

D.坐标法

[答案] D

[解析]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线放样宜采用坐标法进行测量放样。坐标法放样速度快、精度高。切线支距法、偏角法一般用于低等级公路中线测量;穿线交点法是纸上定线放交点的放线方法

8.拱桥的承重结构以()为主。

A.受剪

B.受压

C.受弯

D.受扭

[答案] B

[解析] 拱式体系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肋(或拱箱),以承压为主,可采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石、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来修建。

9.在灌注桩的清孔施工中,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灌注桩,清孔较为彻底的方法是()

A.喷射清孔法

B.掏渣法

C.抽浆法

D.换浆法

[答案] C

[解析] 清孔的方法有抽浆法、换浆法、掏渣法、喷射清孔法以及用砂浆置换钻渣清孔法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和土质条件决定。其中抽浆法清孔较为彻底,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灌注桩。

10.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的所有工程均应配置实验工和()

A.机修工

B.钢筋工

C.测量工

D.混凝土

[答案] C

[解析] 技术工人主要有测量工、实验工、机修工、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及张拉工等,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工程均应配置测量工和实验工。

11.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形状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主要作用是()

A.提示、诱导、指示

B.警告、禁止、指示

C.警告、诱导、防护

D.提示、引导、禁止

[答案] A

[解析]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形状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主要起到提示、诱导、指示等作用,使道路使用者安全、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促进交通畅通。

12.明洞主要分为()和棚式。

A.拱式

B.端墙式

C.环框式

D.遮光式

[答案] A

[解析] 明洞具有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双重特点,既作为地面建筑物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又作为地下建筑物用于在深路堑、浅埋地段不适宜暗挖隧道时,取代隧道的作用。明洞主要分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

13.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的沥青为()

A.A级沥青

B.B级沥青

C.C级沥青

D.D级沥青

[答案] C

[解析] 其中A级沥青适用于各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选项A错误。B级沥青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层次,二级及二级公路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选项B错误。C级沥青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故选项C正确。没有D级沥青,选项D错误。

14.混凝土搅拌站一般不包括()

A.物料贮存系统

B.物料输送系统

C.物料称量系统

D.物料加热系统

[答案] D

[解析] 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由物料贮存系统、物料称量系统、物料输送系统、搅拌主机和电气控制系统和其他附属设施构成。

15.下面工程检测方法运用了贝克曼梁法原理的是()

A.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B.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C.落锤弯沉仪法

D.自动弯沉仪法

[答案] D

[解析] 自动弯沉仪法:利用贝克曼梁法原理快速连续测定,属于静态试验范畴,但测定的是总弯沉,因此使用时应采用贝克曼梁法进行标定换算。

16.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该围岩属于()级。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 B

[解析] 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属于Ⅱ级。

17.沥青表面处治通常采用层铺法施工,三层法施工工序有: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碾压,正确的工序为()

A.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

B.洒透层油→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一层沥青

C.洒透层油→洒第二层沥青→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

D.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洒第二层沥青→碾压

[答案] A

[解析] 三层法施工工序是:施工准备→洒透层油→洒第→层沥青→撒第→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二层集料→碾压→洒第三层沥青→撒第三层集料→碾压→初期养护成型。

18.在下列地区,应该按照冬期施工要求进行路基施工的是()

A.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0℃以下,连续16d

B.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8d

C.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1℃以下,连续8d

D.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16d

[答案] D

[解析] 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以下,连续10d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称为路基冬期施工。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应按冬期施工

19.关于抛石挤淤施工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抛填片石,片石不应小于50cm

B.抛填时,自两侧向中线展开

C.横坡陡于1:15时,自低向高展开抛填

D.该法在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工点的情况下也可以适用

[答案] D

[解析] 抛石挤淤是在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这种方法施工简单、迅速、方便。适用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3~4m的软土;在特别软弱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除时;适用于石料丰富、运距较短的情况。抛投片石的大小,随泥炭或软土的稠度而定。抛投顺序,应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以使淤泥向两旁挤出。当软土或泥沼底面有较大的横坡时,抛石应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在低的一侧多抛填一些。

20.复合式衬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是()

A.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B.围岩体内位移(地表设点)

C.围岩压力

D.周边位移

[答案] D

[解析] 复合式衬砌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4个,其余的为选测项目

21.相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有()

A.强度高

B.稳定性好

C.有利于夜间行车

D.耐久性好

E.维修方便

[答案] ABCD

[解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有利于带动当地建材业的发展等优点。但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且有接缝、开放交通较迟、修复困难等缺点。

22.路基边坡坡面防护中,圬工防护有()

A.浆砌片石护坡

B.挂网式坡面防护

C.锚杆铁丝网喷浆

D.封面

E.喷射混凝土护坡

[答案] ACDE

[解析] 圬工防护:框格防护、封面、护面墙、石砌护坡、锚杆铁丝网喷浆或喷射混凝土护坡、抛石、石笼。其中石砌护坡包括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卵)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挂网式坡面防护属于土工织物防护。

23.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木质素纤维,其质量技术要求项目有()

A.纤维密度

B.平均断裂伸长率

C.吸油率

D.含水率

E.pH值

[答案] CDE

[解析] 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有纤维长度、灰分含量、吸油率、含水率、pH值5个指标,无平均断裂伸长率和纤维密度。

24.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对所用原材料的要求,正确的有()

A.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

B.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施工坍落度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用量

C.应掺用能降低早期水化热的减水剂

D.应掺用能降低早期水化热的早强剂

E.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集料宜采用中砂

[答案] ABCE

[解析] 大体积混凝土对所用原材料的要求:(1)应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2)用改善骨料级配,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细骨集料宜采用中砂。(3)应掺用能降低早期水化热的缓凝剂、减水剂及掺合料。(4)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施工坍落度的前提下应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用量,降低水泥用量。

25.参加公路水运工程投标及施工的人员中,()须取得由交通部或省级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A.项目总工长

B.项目经理

C.项目副总工

D.项目副经理

E.企业安全副部长

[答案] ABDE

[解析] 施工单位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方可参加公路水运工程投标及施工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等。项目负责人,是指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负责公路水运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负责人,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专职安全员。

26.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

A.俯斜

B.仰斜

C.衡重式

D.垂直式

E.锚杆式

[答案] ABCD

[解析] 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俯斜、仰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五种。锚杆式是挡土墙的类型,选项E错误。

27.下列所列公路工程,可以由二级注册建造师(公路工程)担任其项目负责人的是()

A.桥梁工程,30m<桥长<1000m

B.隧道工程,0m<长度<1000m

C.单项合同额,>3000万元

D.单项合同额,500~3000万元

E.桥梁工程,50m<单跨<100m

[答案] ABD

[解析] 二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担任中小型规模项目负责人。根据注册建造师执业工程规模标准(公路工程)划分表可以得出(见下表)。

28.组成直接费中的其他工程费包括()

A.企业管理费

B.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

C.工地转移费

D.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

E.规费

[答案] BCD

[解析] 其他工程费是指直接工程费以外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用于工程的费用,内容包括:冬期施工增加费、雨期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工程施工增加费、施工标准化与安全措施费、临时设施费、施工辅助费、工地转移费等九项。企业管理费和规费属于公路工程建筑安装费中的间接费。

29.旧路改建路基加宽施工中,正确的做法有()

A.施工前应截断流向拓宽作业区的水源,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间排水通畅

B.老路堤高度小于2m时,老路堤坡面处理后,可直接填筑新路堤

C.可以将老路基的边坡清挖物用作新路堤填料

D.拓宽部分的路堤采用非透水性填料填筑

E.当加宽拼接宽度小于0.75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或翻挖原有路基等工程措施

[答案] ABE

[解析] 旧路基加宽施工中,严禁将边坡清挖物作为新路堤填料。拓宽路堤的填料宜选用与老路堤相同的填料,或者选用水稳性较好的砂砾、碎石等填料。拓宽部分的路堤采用非透水性填料时,应在地基表面按设计铺设垫层,垫层材料一般为砂砾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

30.钻孔灌注桩的钻孔泥浆一般由()组成。

A.水泥砂浆

B.水

C.粘土

D.添加剂

E.特细沙

[答案] BCD

[解析] 钻孔泥浆由水、粘土(膨润土)和添加剂组成,具有浮悬钻渣、冷却钻头、润滑钻具,增大静水压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断孔内外渗流,防止坍孔的作用。

31.

背景

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H合同段路基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属于中硬石料,地表土覆盖层3m左右。由于本合同段石方较多,路堤采用了土石路堤施工前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等参数。本合同段K17+300~K17+380公路右侧为滑坡,设计采用了抗滑桩与抗滑挡土墙的稳定措施,对流向滑坡体的地表水设置了环状截水沟排出,对地下水设置暗沟排出。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石料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底面高程。

问题:

1.施工进行试验路段确定的参数还包括哪些?

2.针对该路段路堤对填筑方法有何要求?

3.排除滑坡地下水与地面水还有哪些方法?

4.改正实测项目中的错误。补充实测项目漏项。

[答案]

1.施工进行试验路段确定的参数还包括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

2.宜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不得采用倾填方法

3.排除地面水的方法:设置树枝状排水沟、平整夯实滑坡体表面的土层。排除地下水的方法:设置支撑渗沟、边坡渗沟、平孔等。

4.石料强度应为砂浆强度。实测项目还有表面平整度。

[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土石路堤试验路段应确定的参数。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土石路堤填筑方法。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只能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滑坡地段排除降水及地下水的主要方法。排除降水及地下水:(1)环形截水沟: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对于滑坡顶面的地表水,应采取截水沟等措施处理,不让地表水流入滑动面内。必须在滑动面以外修筑1~2条环形截水沟。环形截水沟设置处,应在滑坡可能发生的边界以外不少于5m的地方。(2)树枝状排水沟:树枝状排水沟的主要作用是排除滑体坡面上的径流。(3)平整夯实滑坡体表面的土层,防止地表水渗入滑体坡面造成高低不平,不利于地表面的排除,易于积水,应将坡面作适当平整。当坡面土质疏松,地表水易下渗,故需将其夯实。坡面上有裂缝时,应将裂缝两侧的土挖开,宽度不小于0.5m,深度宜为1~2m,然后用粘质土分层填筑夯实;当坡面上有封闭的洼地或泉水露头时,应设水沟将其排出滑坡坡面,疏干积水。(4)排除地下水:排除地下水的方法较多,有支撑渗沟、边坡渗沟、暗沟、平孔等。

本案例第4问考查的是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砌体挡土墙实测项目有:砂浆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底面高程、表面平整度。

32.

背景

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深埋隧道设计净高5m,净宽12m,总长3500m,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砂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裂隙发育。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开挖和复合式衬砌,按规范实施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所有的必测项目。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双向掘进,对水、电、路、通风等设施进行统一安排,并在正式掘进前完成。通风方式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将新鲜空气压送到掌子面,然后将废气从里往外挤出。压人式通风机采用轴流式通风机,其额定风量为2250m3/min,风压为6000Pa,发电机功率为2*115kW。风管与风机相匹配,选配500mm(压入)和41000mm(吸出)的强力橡胶软管,每节长10m,软风管接头方式为双反边拉链式接头,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事件二: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要求做到: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两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土建施工完成后,项目部按要求进行了照明、供配电设施与交通标志、防撞设施、里程标、百米标等的施工。照明控制系统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A、B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该隧道设计采用射流式通风方式,经多方论证后,难以满足该隧道的通风质量要求,拟变更为竖井排风式通风,并按相关程序完成了设计变更。

问题:

1.写出背景中实施了的隧道监控量测项目

2.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3.写出背景中A、B的名称。

4.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哪一类变更?说明理由。

[答案]

1.地质与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监控、拱顶下沉监控、地表下沉监控。

2.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5~3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

3.A:照明控制器;B:亮度检测器。

4.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背景中设计变更属于重大设计变更。理由:该隧洞长度大于3000m,属于特长隧洞;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

[解析]

本案例第1问考查的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根据规范隧道监控量测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其中必测项目有四个: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周边位移监控、拱顶下沉监控、地表下沉监控。

本案例第2问考查的是隧道施工中的通风、防尘安全要求。(1)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管理。保证每人每分钟得到1.5~3m3的新鲜空气;隧道内的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2)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堆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3)施工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钻孔,用水炮泥进行水封爆破以及湿喷混凝土等有利于减少粉尘浓度的施工工艺;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应做好防尘工作,放炮前后应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应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吹入式的出风口,宜放置喷雾器。

本案例第3问考查的是对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构成。设置隧道照明系统能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使驾驶员适应隧道内外的亮度差,保证行车安全;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洞外的照度变化、交通量的变化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节约用电,降低运营费用。照明控制系统一般由分中心监控工作站、照明控制器、亮度检测器和照明配电回路(箱)的接口电路构成。

本案例第4问考查的是变更管理制度。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1>3000m,长隧道:3000m≥L≥3000m,中隧道:1000m>L>500m,短隧道:L≤500m。背景中隧道长度为3500m,属于特长隧道。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重大设计变更:连续长度10km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的;特大桥的数量或结构型式发生变化的;特长隧道的数量或通风方案发生变化的;互通式立交的数量发生变化的;收费方式及站点位置、规模发生变化的;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相关推荐:

二级建造师考试报名

二级建造师准考证打印

分析2017年建筑行业低迷情况

大庆2017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真题及答案

南京二级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