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申论范文欣赏:振兴乡村建设 打造富美乡村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香蕉黑米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亟需乡村生态实现“富美乡村建设的华丽转身。小编为大家提供申论范文欣赏:振兴乡村建设 打造富美乡村,一起来看看吧!

申论范文欣赏:振兴乡村建设 打造富美乡村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意见》提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全面振兴。近年来,围绕“百姓富,生态美”的总体要求,坚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造,以完善乡村环境的绿化工程,实施农村照明设施等的亮化和便民提质工程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通过增加乡村各个街道和路面的基础服务设施,打造富美乡村,带动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因此,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亟需乡村生态实现“富美乡村建设的华丽转身。

坚持产业规划,挖掘乡村特色,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富美乡村建设实践之路,需要结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究其根源,是要完善乡村的路灯、垃圾分类、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做好严格的规划和管理。从外在生态环境看,在规划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需本着“造景”的原则,挖掘其特色,改善人居环境,严格规划公共设施服务,改善农村建设的人居环境。从内在价值看,坚持产业规划,乡村建设也需“化人”,做好垃圾的分类规划,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考虑居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由此可见,在挖掘乡村特色的同时,要抓住坚持特色产业规划这条主线,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之路。

强化乡村治理,发动群众作用,推动“富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发展,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和农民共同参与治理,在立足自身实际同时的,放眼长远发展。探索乡村改造,增强其“造景舒适度”和“化人满意度”的治理新模式,丰富其建设内涵,着力民众实际需求,提升生活质量。究其内涵,乡村治理需要政府引领,村企合力,乡村建设,重在“农民”,最终的“落脚点”也在农民。民之所需,也当惠之于民,发动民众的力量,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乡村治理并确保全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只有融入治理手段,切实调动群众力量,形成全民参与的建设,才能更好的推动乡村“富美”的建设需要。

乡村“富美”建设环境,从乡村的美丽建设起步,加强严格管理规划和乡村治理实现生态、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要我们走出一条新路径,坚持产业规划和乡村治理建设的同时,挖掘乡村特色内涵,提升群众的自主性,美丽乡村的同时,带动经济发展,使乡村“富”和“美”有效结合,融入新农村建设理念,建设文明农村,推动经济发展和整个国家软实力,实现“富美”乡村建设保障强国之基。

申论范文欣赏:推进教育现代化 建设教育强国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相应的投入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为此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经过40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基本解决了规模和数量问题,目前进入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何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所有受教育者享有好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相应的投入保障,《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为此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有必要在目前的投入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我国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2012年首次超过GDP的4%,之后这一比例都保持在4%以上。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是我国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包括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普惠园比例、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都直接源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根据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逐渐加大教育投入,如果能做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5%或者5%,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各项目标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有必要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的统筹,把对教师的薪酬保障纳入省级财政统筹范畴,并加大中央财政对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只有强化省级统筹,才会推进义务教育的省域内均衡,也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创造条件。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其次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这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的10项战略任务之一,是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重要措施。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明晰政府、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让政府和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保障对教育投入,并依法监督学校依法规范办学,要依法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期待《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效破解各项教育老大难问题,通过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择校热等民生问题,切实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申论素材积累:习近平关于金融经济的讲话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多个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时代学习工作室摘取其中的精彩“金句”,供读者朋友们学习。>>更多内容查看学习金句专栏

1、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当前要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2、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风险能力。

我们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风险能力。我们同意继续推动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治理结构改革,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提升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和韧性。我们决心加强落实各项金融改革举措,密切监测和应对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气候资金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2016年9月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闭幕辞

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始终是高度重视的,我国金融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金融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7年4月25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

4、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

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总体看,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金融风险是可控的。同时,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

——2017年4月25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

5、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加强信贷政策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4月25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

6、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未雨绸缪,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2017年4月25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

7、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增长才有力。我们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8、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9、我们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我国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还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诸多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我们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10、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11、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12、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相关推荐:

广东公务员:同学们还在复习国家公务员考试吗?2018年国家公务员准考

湖南省张家界2017年胜地公证处招聘公告

和田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国考频现“弃考族”,报名后你会放弃参加考试么?

2018事业单位法律知识辅导:不当得利认定与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