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2017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网络虚假筹款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拼搏的歌曲

下面是我爱学习网为您整理的2017公务员面试模拟题网络虚假筹款,欢迎阅读。

模拟题

前段时间网络上曝光了一个在网上冒充有困难需要援助筹款的人,该网友通过发布虚假信息博取大家的同情而达到筹款目的,对于这个事件,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当前,随着互联网快速普及,越来越多个人绕过传统渠道,自行在网上募款,获得救助。这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然而,一些人却通过“骗捐”的方式来获得网友的同情,屡屡消费社会大众的善意和信任,伤害着公众的爱心,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网络“诈捐”事件屡屡发生,与一些人诚信及道德意识的缺失有关,一些人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放弃诚实的做人根本,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惜发布虚假信息来骗取广大网友的同情。加上网络的虚拟性、传播的及时性及突发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人能够利用“网络身份虚拟”盲点,达到其骗捐的目的。

当然,当前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相关部门的严管问题也是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尚无法律对网络募捐作出明确规范。网络募捐的开展、募捐组织及个人应具备的资质、募捐款项的使用及审计等,也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涉及。而在《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对于个人是否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募捐也没有明文规定,这极大地增加了出现网络骗捐的几率。另外,一些网友对于网络上那些缺乏权威出处,来路不明的消息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甚至偏听偏信,盲目转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甚至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

因此,当务之急,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民间组织或者个人对于网络劝捐、募捐的主体资格相关部门要设置必要的门槛,给予合乎条件的个人和团体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保证募捐活动及时公开、透明;对于网络虚假求助信息个人,应当有罚款、公开、入刑等适情而定的细节,约束部分网友的不法行为,给善心善意以法律保障。另外,对于广大普通网友来说,在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要保持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让真正有困难的人得到切实的帮助。

栏目精心推荐:


相关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钦州公务员:2018年国考报名了,朋友们一定要好好复习公务员,在这

丽水国家公务员报名入口2018

事业单位: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重庆科技学院聘事业编制

2019年国考申论:贯彻执行题目怎样快速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