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公务员

金昌公务员: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清脆的白羊

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如何降低错误率》,更多公务员招考相关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如何降低错误率

2018年国考马上到来了,我们很多考生才刚刚着手准备,也往往感觉到无从下手。尤其在言语理解这一部分,自己刷了一些题目之后,错误率却也很多,总觉得学与不学没有什么区别。于是,就很困惑,到底如何备考,才能把言语理解提高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呢?我爱学习网在此进行讲解。

其实,各位考生,你们不用担心,这一部分是有技巧可寻的,那老师就带着大家从考试大纲来入手,来一起探讨言语理解考什么。

1.在言语理解的第一部分里,按照大纲要求,称之为“逻辑填空”,那么为什么不叫“词语填空”呢,就是因为这一部分不仅仅考一个词语的理解,更重要的还会考逻辑关系。那到底什么是逻辑关系呢?所谓逻辑关系就是上下文关系我们大纲的真题和解析来做参考。

例题1: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答案:C。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从这道大纲样题的答案就会发现,逻辑填空考的就是上下文关系和词语含义。这就提醒了我们在备考中不仅要去储备词汇,更重要的还要把握上下行文的关系

2.在言语理解的第二部分,我们称之为片段阅读,其中考的最多的提醒就是主旨观点题。大纲中是这样解释的“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所以主旨观点题就要求把握作者观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忠于题干,同时把握文段重点。换言之,就是说,我们在做题时,要严格依托题干,尽可能不自我想象,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在把握题干的基础上,还要理解文段重点。那何谓文段重点?我们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例题2:我长的比我姐还丑。

A.我丑

B.我姐丑

C.我有姐

很显然这道题会选A。那么,为什么不选BC呢,就是因为他们是文段虽然来自题干,但是不是文段作者的观点。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大纲样题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例题3: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为正确答案。)

从这个大纲解析就会看出来,它是通过阅读整个行文把握重点句,并把重点句进行同义转述,最终匹配选项。我爱学习网提醒大家,在备考时要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基本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来训练把握行文重点的能力。

最新消息>>>

栏目推荐:

小编在这里祝福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你是个聪明和头脑灵活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相关推荐:

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不该考公务员吗?

2017年张掖甘州区三支一扶考试资格复审通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中的因果关系与条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