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卫生资格考试

初级中药士:我爱学习网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章节知识点(2),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干净的篮球

我爱学习网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章节知识点(2),希望能给你帮助,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8年初级中药士考试章节知识点(2)

药效学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性质和方式

1.药物作用效应

(1)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组织间的原发(初始)作用

(2)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①兴奋:功能提高,活动增强。

②抑制:功能降低,活动减少。

2.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

(2)全身作用:吸收作用,系统作用

(二)药物作用选择性和两重性

1.药理作用选择性

(1)概念:药物有选择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对其他组织无影响或影响小。

(2)意义:是临床选药的依据。选择性高,药理活性高,疗效好

(3)选择性是相对的。(镇静催眠药)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 ①对因治疗;②对症治疗

(2)不良反应

①副作用药物本身固有的,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多见。

②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所引起的机体损伤性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多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后出现。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包括“三致”。

③变态反应:少数免疫反应异常患者,受某些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免疫异常反应

与毒性反应的区别:与剂量和疗程无关;与药理作用无关;不可预知。

④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降到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效应

⑤继发作用药物治疗作用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⑥致畸作用: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内用药应特别谨慎。

二、受体理论

(一)受体的概念

1.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能与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内源性活性物质)结合并产生效应

2.配体或配基: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物质称。

3.受点或位点:受体上能与配体相结合的活性基团。

(二)受体的特性

1.有饱和性、竞争性

2.特异性

3.可逆性

4.高亲和性

5.结构专一性

6.立体选择性

7.区域分布性

8.生物体存在内源性配体

9.亚细胞或分子特征

10.配体结合试验资料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

(三)受体的类型

根据受体在靶细胞上存在的位置或分布分类:3类

1.细胞受体

(1)如胆碱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内阿片肽)受体、组胺受体及胰岛素受体等;

(2)受体除分布于突触后膜外,有些也分布于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受体药物的亲和力、敏感性和生理功能不同。

2.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等。

3.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细胞核内,如甲状腺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浆或细胞核内。

根据受体蛋白的结构和信号转导的机制分类

1.含离子通道的受体受体直接与离子通道相偶联,配体与其结合后迅速引起细胞膜的电位变化而产生效应。如GABA受体

2.G蛋白偶联受体受体配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浓度,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而产生生物效应

3.酪氨酸激酶受体:为跨膜蛋白,胞外部分与配体结合,胞内部分含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或与酪氨酸激酶偶联。如胰岛素、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等。

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细胞浆或细胞核内,也称核受体。其配体多为亲脂性小分子化合物,如甾体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

(四)受体调节

概念:受体配体作用,其有关的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受体调节

1.向下调节(衰减性调节)和向上调节(上增性调节)

(1)向下调节:长期使用激动剂,如用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可使受体数目减少,疗效逐渐下降。

(2)向上调节:长期使用拮抗剂,如用普萘洛尔可出现受体数目增加,突然停药,可引起反跳现象,表现为敏感性增高。

2.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1)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

(2)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受体产生调节作用

相关推荐:

卫生资格考试报名

卫生资格考试

卫生资格考试报名

来宾2019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专业能力报名时间

初级药师:我爱学习网整理了2018年卫生资格《初级药师》精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