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心得体会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四篇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自信的纸鹤

论语》是中国的四书之一,是儒家的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语读书心得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四篇(一)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三年居丧期间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坚持的准则,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了孝。”

读完此文,我陷入深思中。……

父母无疑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如何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志向,父母如何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是现代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问题家庭的背后都是问题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出现了问题。当你决定成为父母的那一天,你就要对孩子、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学会做对孩子有积极影响的父母

人的思想、志向、行动是否必须遵循父母的,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代社会主张个性张扬,人需要按照自己独立的人格生存,父母的准则一定符合自己吗?任何时候都遵循父母能够合时宜吗?

遵循和顺从是孝,但不遵循、不顺从你父母的思想行为准则就是不孝吗?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四篇(二)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侍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自己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尊重有贤德的人,“见贤则思齐”,在当今社会亦值得提倡。我们可以不好色,但不能轻视貌美女色,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我们可以喜欢貌美女子,但不能只是注重外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这是孝顺的行为,百善孝为先,孝应成为做人的第一根本。为君主做事,现在可以说成为单位做事或为国家做事,有献身精神;每个人如果能有如此敬业爱国的精神,那么民族国家何愁不强盛!和朋友交往,讲诚信,我觉得在与所有的人交往时,都应该诚信,只不过有度就可以了,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知识不仅限于书本,也可来源于生活。学问不光来自书本,也可以来自生活。修养,可在学习中形成,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炼成。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四篇(三)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要谨慎地办理好死者的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人民的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对待自己的先辈,应虔诚、谨慎。这是孝的表现,也是孝的延续。社会上层都这样做,就会形成榜样的力量。其实社会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习俗和时尚通常都是受主流社会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

另外古人对待老人讲究:养老、送终、追远。当今社会在“养”的方面做得不是很好,长辈在健在时不能及时行孝,尤其在精神生活上行孝者更少。不能养好,送得在好、追得在远也无益。所谓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古人所说的送终是指父母弥留之际守在身边,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做不到,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借丧敛财不应算做孝。祭祖对有些人来说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关于论语读书心得四篇(四)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这一段被例在《弟子规》之首。古人认为做人首要的是孝,所谓的百善孝为先。孝表现为爱父母,尊重父母、顺从父母。当然像晨省昏定,到是没有必要,但出门前向父母道声别,回家向父母打声招呼,父母需要照顾时必须在身边照看一下。生活中的尊重礼节必须要做到,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可以温顺地交流,当父母有错时采取温驯的方式指出等。在外面要尊重兄长,可以推广到年长的朋友。谨慎处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修养,对待人和事要讲究诚信,不欺人不欺已。博爱众人,与人为善,与修养的人、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成为朋友。在做人和做事上有余力之后,就可以学习种文化知识了。

相关推荐:

2018银行新员工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范文:《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择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高中新生军训心得

2018学生入学军训心得体会

2019小学数学教师暑假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