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教案

《小狗包弟》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甜美的老鼠

教案是每个老师上课必备的讲课材料,但一份好的教案,也能决定一堂课的质量。如何备好教案呢?以下文章“《小狗包弟教案设计”由我爱学习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狗包弟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抓住那些看似简单实则意蕴丰厚的语句,把握文意。本文初读时觉得浅显易懂,实则字字玑珠,句句入心。

2.领悟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认识忏悔精神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文章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2.揣摩10~12段作者对自己反思的句子,领悟巴金表达歉意的深意。

3.包弟这一文学形象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1.文章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

2.包弟这一文学形象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

导语:初中时我们学过巴金两篇短文《日》《月》,巴金说:“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位被称为“二十世纪良心”的老人在谈到自己的文学见解时说:“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他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我们读《小狗包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勇气、力量和希望?

1.请同学们回忆课前阅读的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巴金为什么会怀念一条小狗?

要求:学生能捕捉故事的主要人物、事件和重要细节即可。

巴金在诗歌中表明三年零五个月之后还难以忘却对一条小狗的怀念及歉意,一定有他的缘由和深意。这是我们在读文章过程中需要认真品读的。

3.文章主题写的是包弟,但作者却先在第一自然段写了艺术家小狗,而且也很翔实,这是为什么?

(1)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入手:

①第一自然段写了艺术家小狗的什么内容?

②这些内容与下文的关系是什么?

(2)学情分析:学生能意识到写艺术家小狗是为了表现小狗包弟。用一条狗的遭遇引出对另一条狗的回忆,用一条狗的命运暗示另一条狗的结局。但不仅仅如此。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①关注该段中关于艺术家、专政队、小狗,人是艺术家的人的文字要求,结合语境采用合适的情感朗读。

②根据朗读的文字在下图的箭头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③分析上图中不同对象对艺术家的不同态度,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小狗对待艺术家的温情与专政队对艺术家的残暴和人是艺术家的人对其的冷漠形成极大的反差,也体现了那个年代艺术家与狗有某种相似,就是可以随意伤害的。

因此一段存在的意义是:折射了时代背景。用小狗艺术家忠诚、有情有义的表现而导致其悲惨境遇来体现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沉沦与泯灭,点明文章题旨。

④找文革时期的相关文字和图片给学生了解,以便学生更好地体会巴金文章第一段中用平静的述说给我们呈现出的一个时代沉重的剪影。

4.既然是一个特殊的时代,那么巴金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将包弟送上解剖桌也是可以理解的。那巴金为什么还要自责?阅读第10~12段回答。

(1)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入手:

巴金用哪些语句反思自己过的生活?(找出第10~12段相关句子)

巴金从送走包弟这件事中觉得自己丢失了什么?

(2)参考:巴金送走包弟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任,但能够反思自己的过错又是责任感的驱使,前者是无奈的被逼迫的选择,后者是自己心灵的自我约束。

正是因为巴金有“生命是平等的,不应以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的利益”为道德底线,所以才会因为自己为了保全自己及家人牺牲一条可爱弱小的生命而满怀歉意;正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丢失了道德底线,所以他的价值观和良心才会不断自责。从文中的语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巴金心灵的熬煎和精神的严剖。

5.本文通过回忆小狗包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心灵的深度拷问,小狗包弟这一文学形象拥有丰富的内涵,你能体会到哪些方面?

(1)附一段材料对全面思考该题有帮助。

巴金曾经响应当时权力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对无罪的作家进行违心的批判,巴金还真诚地写过100多篇思想汇报,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对于一些落难的朋友,他还曾有在其背后“投小石子”的胆怯行为。所以,他在运动中何尝不是明哲保身,摇尾乞怜,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地苟且偷生。

而摇尾乞怜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后来发生的事情恐怕当时的巴金是始料未及的。

(2)参考:首先,包弟是驯服、恭顺地靠作揖来讨东西吃的一条小狗

其次,包弟也是作家巴金个体生命的替代物,与巴金有一种隐喻性的关联。(原文中有这样一句:我自己终于也标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最后,包弟这一形象以小见大,在对待包弟的态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人性的扭曲,也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放弃自尊与思考,从消极退让到主动迎合,从自我扭曲到自我毁灭的生命历程。

6.文如其人,我们读《小狗包弟》,也是在读作者巴金巴金是凭借什么精神品质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良心”?谈谈你对这种精神品质的感悟。

7.作业:思考,这篇文章有如此大的艺术感染力,仅仅是因为其内容和情感吗?

写作,写一句对自己的提醒语,提醒自己随时看看巴金的作品。


相关推荐: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那一刻的我》教案

音乐教案《葡萄丰收》让小

让幼儿品尝黑色食品,体验

让幼儿通过“黑白棋大赛”

小班语言教案详案《公共汽车》